這些菜上的紅油都是厚厚滿滿一層,味香,但是嘗起來不算很辣,導致她對紅油的印象就是:不怎麼辣。
原本想直接用紅油將米粉鋪滿的禾嬡尺想起剛才年輕老闆的提示,決定聽勸,先給自己來半勺。
作為紅油米粉精華所在的紅油往湯粉上一澆,剛才白不拉幾的肉沫被染上一圈紅,看著十分寡淡的米粉搖身一變,頓時成為一碗小料豐富,顏色鮮艷的熱辣湯粉,叫人食指大動。
禾嬡尺先是將湯粉和小料略微拌了拌,好讓紅油分布更均勻,再往陳靈碗裡看去。
「你加這麼多紅油嗎?」
「對啊,老闆讓少加點嘛,我才加了兩勺。」
她碗裡的紅油在湯麵上漸漸散開,已經快要把所有米粉蓋住,配上小料、新鮮蔥花和香菜,綠紅綠紅的,瞧著比禾嬡尺那碗更讓人有食慾。
鬧得她也想多加點。
算了,先嘗一口再說。
沒想到一口下去,這碗米粉又將禾嬡尺的飲食三觀刷新一遍。
全州紅油米粉的米粉和滷菜粉用的粉完全不一樣,是細米粉。看著和綿陽米粉差不多,比綿陽米粉略粗一點點。
原本瞧著像是沒什麼味的清湯湯底其實是專門熬製的大骨濃湯,由於米粉細,每根米粉能掛更多湯汁。
入口口感和粗粉完全不一樣,並不爽滑,反而略粗糙。但是吃起來更有米香,米漿感更重。
這家紅油米粉煮法跟禾嬡尺之前知道的煮法不一樣。
鵬城、甚至許多城市的各大粉店,多是將米粉放在濾網裡煮熟擱碗裡後,再往裡頭放高湯。
這家店則是選擇直接在高湯里燙煮,由生變熟,在煮的步驟已經開始與湯合在一起。
粉在出鍋時雖然看著平平無奇,實際上已經擁有濃郁美味。
所以哪怕不吃辣的人,直接吃不加紅油的米粉,也能嘗到專屬於新鮮米粉與大骨湯頭結合的鮮美味道。
要是能吃點辣,再澆上專門熬製的紅油點綴,光是這個湯頭加上米粉,不配任何小料,都能讓人直接吃掉整整一碗。
紅油米粉的紅油每家店都不太一樣,得是自己熬的。
吃起來不光只是辣,還有紅油的特殊香氣。
店裡的紅油盛放在一個插著電的燉湯鍋子裡,電鍋一直溫著油保持油溫。要是在店裡的紅油鍋里打紅油時,勺子往鍋底撈一撈,甚至能撈上來一些調料碎末。
調料末看起來黑黑的,熬紅油時早已將裡頭的味道全部慢慢熬煮出來,滲進了紅油里。
嗦了兩口粉,禾嬡尺用筷子開始夾粉里的肉沫吃。
或許因為廣西有專門的養殖屠宰場,這裡的肉新鮮,吃起來只有肉香,沒有奇怪的味道。
只是肉沫數量不多,還不好撈。筷子一轉,又去夾碗裡的黃豆。
然而這碗米粉里的黃豆又讓她有些意外。
一般在店裡吃米粉,或是面時,要是加黃豆,大多是往裡面加炸過的黃金豆,吃起來嘎嘣脆,起一個增香的作用。
可全州紅油米粉里的黃豆,卻是煮的,乍一看,不怎麼好吃。
夾起一顆放嘴裡,不用咀嚼,黃豆竟已經燉得能直接在口中抿著化開來。
細嫩的口感讓人上癮,很容易吃完一顆又要再夾一顆。
由於沒有勺子,禾嬡尺不能像以往那樣將米粉和湯一塊吃。於是她換了吃法,先是嗦幾筷子掛著紅油的粉,再來點黃豆,喝一口帶肉沫的湯。
其他額外添加的小料似乎變得已經沒那麼重要,這碗粉原本的組合已經足夠完美。
現榨的米粉和筒骨湯簡直就是絕配。
一碗粉吃完,禾嬡尺舒坦地抽出紙巾擦嘴,並在心中給廣西米粉瘋狂點讚。
也是這時,她才發現陳靈在店裡打了一份免費的豆漿解辣,現在正邊喝邊吃粉。
「你這是……辣著了?」
陳靈捧著碗喝下一口湯,又哈氣:「有點。」
陳靈被辣著,倒不是因為她個假湖南人,不能吃辣。
而是紅油真的辣呀!
桂林人真是狠,平時粉里不怎麼放辣,都讓自己加。
廣西人吃辣絕不出名,第一次來,誰曉得放在桌上自由添加的辣椒一個個全是隱形炸彈?
剛才禾嬡尺吃粉時,僅放了半勺紅油。
半勺紅油根本不多,拌勻以後分布在湯里瞧著也就是些紅點點,然而她吃起來卻已經覺得辣味足夠,沒有繼續再加。
要強調的是,禾嬡尺雖然是個廣東人,但她絕不是吃不了辣的那種!
平日在鵬城吃飯,也經常點中辣,加辣。就這樣,還經常吐槽店裡的辣椒不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