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沒特意去搜廣西美食攻略,就是推送推她臉上了。
筆記寫得不錯,不光有吃的,還連哪個景點距離哪家店更近都寫得清清楚楚,再加上筆記底下還有幾個廣西IP夸小遲會吃,真找到他們當地本地人常吃的美食店,郭盼就留了心,午餐時帶著家人到新記酒樓吃芋頭扣肉去。
果然,味道就和筆記里說的一模一樣。
新記酒樓的米飯雖然確實不好吃,但是芋頭扣肉一絕,尤其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
五六十歲的老人牙不好,吃不了太硬的東西。小時候物質不豐富,又喜歡油水大的,可年紀大了吧,吃太多肥肉又容易三高。
荔浦芋頭扣肉算是剛好,畢竟芋頭吸飽肉汁之後,嘗起來和肉很像。配著扣肉吃,一片能有平時吃兩片的滿足感,老人飯量本就比年輕人小一些,一人嘗個兩三片已經很滿足啦。
店裡的其他菜式水平也還不錯,中午還送飯後水果,除了米飯不好吃以外,其他部分給人感覺都挺好。
因為小遲推薦的芋頭扣肉沒踩雷,隨後郭盼又照著小遲筆記里的提示,帶家人去象山公園玩,玩過後去嘗她推薦的滷菜粉。
把店裡所有料加滿,一份都不超過10元。滷水味足,粉的口感和她在其他地方吃到的也完全不一樣,也算是讓她知道了桂林米粉到底什麼味。
連著吃了兩種小遲推薦的美食都沒踩雷,味道還很不錯。要不是因為家裡老人不能吃太多內臟,郭盼連牛八寶都想去嘗嘗。
所以她其實還挺期待新筆記,希望小遲能在自己離開桂林之前,多給她推薦點好吃的。
沒想到新筆記和推薦美食無關,反而寫了一篇她本人在陽朔吃竹筒飯時的踩雷記錄。
郭盼一看首圖就知道小遲吐槽的是哪家店,因為她也踩了這個坑!
作為外來遊客的郭盼一點在店裡踩過坑之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其實不是當地竹筒飯,還以為竹筒飯就是這個味。
看過筆記她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踩坑,而不是廣西竹筒飯不好吃。
再加上小遲精準描述出她當時吃到竹筒飯時的感覺,連口感都一模一樣,她忍不住給個點讚,並留言:這家店好難吃,也不知道在網上怎麼火的,吐槽到我心裡了,簡直是我的網絡嘴替。能不能快點更新桂林美食(二),人在桂林等,急。
下面還有其他網友發出類似的留言,例如:要是早幾天看到這篇筆記我就不用踩雷,等。
除此以外,還有廣西IP的網友留言。
大卡車:我們在當地吃竹筒飯都是吃炭火烤的,你得找那種有炭火爐子在店門口架著烤的才行。
鈴鐺響:救命,就是這種奇怪的店把我們當地口碑搞臭,網絡營銷買的飛起,上次有網友吐槽我們這的竹筒飯大米不好吃我都驚了,我們都用糯米做的呀?
留言發出去後,郭盼一時忘記自己準備幹啥,又開始在小紫書里刷別的東西。
沒多會兒,她的小紫書消息提示亮起,點開一看,原來是筆記作者小遲回復她:有些小吃我吃完忘記拍照啦,所以還沒有整理成筆記發出來,如果你對桂林小吃有興趣,可以去恩恩小吃店嘗嘗糯米飯,帶豆蓉,是廣西本地特色,店就在小車米粉店附近。還可以試試當地的出榨全州紅油米粉,地址是……
看到回復時,郭盼第一反應是:小遲人挺好呀。
第二反應:紅油米粉和糯米飯是吧?明天就去吃!
……
排雷筆記的內容並未被APP認可,評分僅56,任務提交後,禾嬡尺只獲得3經驗值和流量券。
不過無所謂,這是她自己想寫的東西,沒有現金獎勵就沒有吧,反正她是個體戶,誰說不能任性一回呢。
寫完筆記的禾嬡尺起來伸了個懶腰,再拉拉筋。發現她寫筆記期間,陳靈一直坐在落地窗前發呆沒挪過地,不知在想些什麼。
「想什麼呢?」禾嬡尺在陳靈眼前用手擺了擺。
「哦,沒什麼。」陳靈回過神來,「對了,按照我們原定安排,其實是應該在西街住兩天,然後再去桂林坐高鐵回家,但是~」
「但是什麼?」禾嬡尺一聽陳靈拉長聲音,就知道她想哄自己改變行程。
「我們要不要去遇龍河定個民宿住一天?」陳靈拉著禾嬡尺的手勸說道:「我今天下午看見巴巴和大財去遇龍河住時好羨慕啊,那裡景色巨美!但是交通不方便,逛街購物吃東西也不方便,所以最開始才沒定那裡。」
說著說著,陳靈還把手機拿出來,打開旅行訂票軟體,搜索遇龍河民宿:「那邊的景長這樣哦,而且一出民宿門口就能直接到遇龍河散步,還可以找民宿借電瓶車或者自行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