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吃一隻雞沒問題,來一隻。
「窯雞要現做,現在下單要等1小時,可以嗎?」負責記錄點單的大姨問道。
來都來了,一小時算什麼,4人一致認同:「可以。」
農莊的菜牌內容不多,一頁紙就能寫下。
上面的本地特色菜竹筒雞、啤酒魚、田螺釀已在前一天吃過,要是避開這幾個菜,選擇就會變少很多,得點一些其他家常菜才行。
站在一旁等他們點餐的大姨見這幾個人這麼糾結,開始推薦:「那幾個招牌菜在別的店嘗過,那試試芋頭扣肉怎麼樣?」
「……」這個也試過了。
P和貝殼沒嘗過,倒是有些想試試,於是把詢問的目光投向禾嬡尺和陳靈。
前幾天吃過的陳靈,像是沒吃過癮的樣子,也贊同點一份,禾嬡尺當然也沒意見。
除此之外,還點了一份青菜、干筍炒臘肉、竹筒飯,共計五個菜。
由於別的菜足夠多,干筍炒臘肉和芋頭扣肉都很下飯,所以竹筒飯也只點了一份,每人分點嘗個味就行。
點完餐,可以坐在店裡透過窗戶看風景聊天。也可以像禾嬡尺這樣,領著夥伴們溜去看人家烤竹筒飯。
她倒沒有衝進人家後廚,只是農莊的竹筒飯都在外頭用炭火烤,往院子裡走就能瞧見。
幾人進院裡時,竹筒飯已經躺在炭火上開始燒。
「要烤多久呀?」她向烤竹筒飯的大姨問著話,同時拿出相機準備拍幾張照片以及視頻當素材。畢竟不管最後味道怎麼樣,竹筒烤火的架勢看起來就很有意思。
「二十多分鐘吧。」說著,大姨時不時翻動一下竹筒,也不知是不是為了讓火勢燒得更均勻。
今天的竹筒飯和昨天的完全不一樣,至少竹筒就不同。
昨天那份不好吃的竹筒飯用的竹筒更粗大,竹筒的開口方式和竹筒雞差不多,直接在側邊上開一個長方形大口,通過大口往裡塞米飯以及各種料。
今天這份則是用的細竹筒。
長長的細條竹筒在使用之前已經做過預處理,先把一頭的竹節從中間挖空,露出能往竹子裡塞東西的孔。烤制前直接往裡塞泡發好,並與其他配料拌勻的糯米,最後往口子上塞玉米梗把竹筒封起來。
將未被挖空,竹子仍是密封的那頭斜著朝下,架在架子上烤。
上桌前把玉米梗拿掉,將竹筒從芯的部分一份為二,豎著劈開吃。
由於想寫一些關於竹筒飯的筆記,禾嬡尺一直留在原地拍攝,偶爾和大姨聊聊天,問她一些問題。
P對烤制竹筒飯興趣不高,見大姨烤得慢,來回都是那幾個動作,又跑去逗拴在院子裡的土狗,結果被吠得哪兒哪兒都是。
貝殼和陳靈見了在一旁哈哈大笑,笑得猛了打起噴嚏,才覺得有些冷,回小樓里待著聊天去。
確認素材收集足夠,禾嬡尺才回屋裡坐下,這時貝殼正給陳靈分享在遇龍河船上用自拍杆給自己拍的沖壩視頻,見她回來,陳靈又將她拉過來一塊看。
「哇,從這個角度看原來是這樣的感覺嗎?」
幾人聊著天,從遇龍河漂流聊到日出日落,又從日出日落,說到附近較為出名的景點相公山。
陳靈對貝殼說起自己做行程攻略時的想法:「原本我還想去相公山看日出來著,後來一想要5點起床爬山,我就放棄了這個行程。」
貝殼像是找到知音一般連連點頭:「我做攻略的時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了相公山日出這個項目!5點起床也太早了吧!」
「啊?」旁聽的禾嬡尺疑惑得很:「我怎麼沒聽你跟我提過這個項目?」
還沒等陳靈辯解,前兩道菜分別上桌,是干筍炒臘肉和炒青菜。
剛出鍋的干筍炒臘肉還冒著煙氣,離遠了也能聞見一股柴火香。
P讓服務員給大家上了幾雙公筷。
飢腸轆轆的幾人不再熱聊,等公筷上桌後,分別將筷子伸向自己想吃的菜。陳靈還沒吃呢,轉頭就招手找服務員要米飯。
禾嬡尺則是花幾十秒抓拍完剛上桌的菜後,夾起一筷子干筍放碗裡準備嘗味。
臘肉啊……
她以前還真不喜歡吃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能接受,並且喜歡這個味道的呢?
應該是因為陳靈吧。
第85章
禾嬡尺不喜歡吃某個東西的原因,大多跟她媽媽有關。臘肉也是同樣,祝女士的廚藝,不足以讓她對付像臘肉這麼複雜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