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嬡尺在平台上搜了搜對方的名,先點個關注。
「杭州啊?有點遠呀。」
暫時她還沒去杭州的打算,合作好像不太合適,先加個好友擴張聯繫人列表吧。
想起自己還有任務要做,禾嬡尺便學著這位同行的樣子,開始到處加人擴列。
沒多久,她甚至通過某位熱心同行的幫助,被拉入一個全是自媒體人的活躍內部大群,在裡頭水上了。
然後在裡頭快速交一大群網友,並學到一些她以前從未細心留意的知識。
主要關於如何接廣,和接廣的報價。
跟禾嬡尺原本了解的數據不太一樣的是,本來她聽說小紫書的粉絲們消費傾向更強,所以更值錢。
但其實小紫書只是更好接廣,單只GG報價最高的是P站。
原因是因為P站視頻基本都是長視頻,單支GG製作起來更麻煩,所以價格高。
小紫書和逗音GG製作起來簡單許多,所以哪怕效果不錯,價格也會更低。
不過小紫書和逗音接廣門檻低,尤其是小紫書,哪怕帳號只有千粉,也一樣可以恰飯,更適合新人。
之前一直在聲望商城用影響力購買GG,從未自己接過廣的禾嬡尺,這時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她的帳號比想像中似乎更值錢。
目前各平台GG報價大概是粉絲數量的10%~20%左右。
例如禾嬡尺在P站目前的粉絲量是12萬,那麼她的GG報價就是1.2~2.4萬之間。
小紫書的粉絲量在3萬左右,報價就是3~6千。
圖文少一些,視頻高一些。
這個新發現,讓禾嬡尺突然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
在這之前,她的收入大頭其實一直依賴來自APP的探店影響力分成。
賺得很開心愉快是真的,讓她感到擔憂也是真的。
本來APP的出現就很莫名其妙,萬一哪天APP消失,她的收入來源不就沒了嗎?
現在好了,哪怕APP消失她也有辦法自己賺錢。
放鬆下來的禾嬡尺心情大好,隨後開始對比APP內聲望商城內的GG報價,然後越看越不對勁——
「小美!商城GG的報價抽成也太狠了吧?還是我用影響力買的咧!」
前不久她在商城內接到的P站刀具GG報酬才3500,外加5%購物提成。
那時她的P關注數量已經超過10萬。
正常報價哪怕從最低的算也要一萬多啊,一萬多!
差這麼多的嗎?!
小美被禾嬡尺喊得一激靈,「噌」地一下跳起來跑到屏幕後方,最後僅從屏幕角落露出小半個腦袋解釋。
「聲望商城裡的GG任務計算方法和現實接廣不太一樣,提成收入占比更大。
看過視頻的網友們不管通過什麼頻道購買商品,我們都有辦法計入購買數量,支付購物提成。
而且在聲望商城可以接的GG很多,能自己挑,又不用直接跟甲方對接,很方便的。」
禾嬡尺仔細想想:「好像也是。」
報價是報價,成交價是成交價。
哪怕百萬粉自媒體博主也無法時常接到GG,更別提在GG里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推廣。
要是碰上挑剔的甲方,時不時要求修改GG,估計也很煩。
而且實際上刀具GG的GG費加上提成,目前已經6000+,後續還在漲,估計再過段時間,漲到1萬也不奇怪。
差距確實有,細算起倒也不那麼大,而且完成商城GG任務還能得用戶經驗值,倒是不虧。
見禾嬡尺沒生氣,小美又從屏幕後方跑出來:「不過一個成熟的自媒體人確實得學習自己接廣,建議你有空接一個試試。」
它捧著胖乎乎的臉蛋不停叭叭:「雖然我們現在確實有從你的GG費里抽成,其實我們商城前期有扶持你呀,還記得嗎,聲望商城最開始上架GG的時候其實你根本沒辦法自己接廣……」
是了。
禾嬡尺想起來,確實有這麼回事。
聲望商城最初上架GG時,她的全平台粉絲才剛過1000。
也就是公眾號、小眾點評、小紫書、逗音、P站這5個平台的粉絲數量相加,剛過1000。
單個平台的粉絲數才幾十、幾百。
一般自媒體人在這個時期根本接不到任何GG。
但禾嬡尺可以通過用影響力購買的方式,在商城內獲得恰飯機會,通過發布GG的方式,賺得少量錢和GG樣品。
雖然現在看來當時賺的錢不多,不過那會兒她發現自己能接廣時是真的高興。
畢竟能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嘛。
不多不少的,也算給她增添一些經營帳號的動力。
而且後來聲望商城內粉絲數:GG費的比例一直不算少,好像是粉絲數漲上來後,比例才開始跌的。
整個聲望商城的售賣邏輯似乎跟她的個人能力成長有關。=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