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大家點餐的時候,只要聽見三鮮兩字,大概率都會覺得這是以鮮肉餡為底,再配些其他食材做的咸口菜。
三鮮湯粉是這樣,三鮮餃子不例外,三鮮包子或許也這樣?
禾嬡尺就是這麼想的,直到她咬開包子時嘗到了一口甜。
什麼東西?
禾嬡尺下意識低頭看了眼包子餡料。
紅黑色的餡,紅豆沙?
等她再多嚼兩口,甜味底下藏的咸口鮮肉餡便又浮上來,配上層層疊疊的包子酥皮,一時之間讓她說不明白到底算是什麼滋味。
嘴裡讓人一時半會嘗不明白的味道,使她只能再來一口。
「甜豆沙加上咸鮮肉,單獨分開吃味道都不錯,混在一起……」禾嬡尺絞盡腦汁,想找個精準的詞來形容它,結果想半天,還是說不上來。
大圈圈見了還問:「很奇妙對吧?」說著,她便張嘴將手裡僅剩的一小塊破酥包全部塞進嘴裡。
沒錯,大圈圈手上的包子已經被她吃完了。
破酥包的甜鹹兩種味道過於奇妙,總讓人有種吃不明白還想多吃一口試試的感覺,導致大圈圈吃完一個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感覺還能再來一份。
可惜已經沒有啦。
剛開了胃口的大圈圈只好將注意力轉到禾嬡尺剛買好的裹卷上。
然後便被禾嬡尺往她手裡塞進兩根竹籤,再將被裹卷塞得滿滿當當的盒子往她眼前遞,「你試試。」
脹嘟嘟的裹卷看起來內容相當豐富。
「怎麼同一份裹卷,粉皮裡頭卷的東西顏色還不一樣?」大圈圈好奇地探頭看了眼老闆擺滿各種醬料和內餡的調料台,「這都是些什麼味道呀?」
老闆說話口音有些重,來回說幾次,兩人才鬧明白他說的是:「青椒、辣椒、番茄、還有雞。」
老闆很忙,她在說話期間,手上還不停地給下一位客人做裹卷,看樣子幹這活已經不是一年半載,手速飛快。
裹卷的原材料比較簡單,其實就是整片的裹卷皮,一些素菜絲和不同味道的調味醬。
她們買的這家裹卷店用的素菜絲是豆芽、海帶、甜酸蘿蔔、芹菜等,除此之外還有一盆折耳根。
這家店的醬有6種味道,只要客人不提前要求吃哪幾樣,老闆便會每種口味都給客人來兩卷。
一盒12卷,10元一份。
做裹卷的過程也很簡單,就是先在裹卷皮上來一勺調味醬,再碼上炸花生和素菜絲、折耳根等配料,一併捲起來,就大功告成。
如果客人不吃折耳根,得提前跟老闆說,不然就會獲得一盒滿滿折耳根味的裹卷。
考慮到兩人對摺耳根的耐受都不算高,她們這盒裹卷就沒放折耳根。
大圈圈夾起一根紅色的裹卷放進嘴裡,還沒吃明白味,轉頭便拉著禾嬡尺走進一家明顯是貴州人開的成都小吃店裡。
她們在店裡也沒買成都小吃,反而點了份冰漿吃,順帶繼續對付裹卷。
禾嬡尺嘗的第一根裹卷就是青椒肉沫味。
裹卷皮涼涼的,帶些韌勁,吃起來像是做得很不錯的涼皮。
裡頭的蔬菜絲脆嫩酸甜,配上肉沫不多的青椒醬,咸中帶著酸辣味,異常清新。
像是在吃一份料很多,味道多樣的涼皮,尤其適合炎熱的夏季,也讓禾嬡尺想起之前在廣西遊玩時嘗過的卷粉。
正當她還在腦海中思考貴州裹卷和廣西卷粉的區別時,大圈圈作為整活區up主的職業嗅覺動了。
「裹卷全是素,吃著又不膩,裡頭要菜有菜,要素有素,很營養的樣子,你看我來一期裹卷減肥挑戰怎麼樣?」
禾嬡尺:「……你在說真的嗎?」
大圈圈:「額——」
裹卷減肥挑戰肯定不靠譜,因為可行性沒那麼高,也不夠吸引人眼球,作為整活作品來看,缺點意思。
不過吃裹卷的過程還是被兩人拍了下來,禾嬡尺是因為要剪一部小吃合集,大圈圈則是習慣性收集素材。
「某位王導都能把一部電影的素材隨便剪剪,直接剪成兩部,說不定我也能將生活素材隨便亂拼,剪出來一部新的整活視頻呢?」
大圈圈就是隨便說說,禾嬡尺倒是又信了,甚至開始陪她展開往下聊。
「我們美食賽道也有這種搜集很多素材,用來剪視頻的up主。
她的視頻內容主做烹飪,但和小羅的烹飪教程不一樣,每次場景轉換都會填充一些有意思的素材。
比如說她如果想拍攝煎蛋,不會把煎蛋的真實過程放出來,而是會剪進去一個類似放炮的短素材,看起來就會像是放炮把雞蛋炸熟了。聽說她有3000多素材庫,就是平時攢的。」
大圈圈又聽進去了:「啊?什麼樣的?給我看看唄。」
「哦!原來如此……」
「一百多萬粉,大up!視頻看起來工程很大的樣子,這粉活該她漲……」
第169章
初步填飽肚子,又坐在成都小吃店裡聊了會兒職業規劃,她倆才開始思考安順有什麼好玩的,準備以遊客的身份好好體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