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隔壁桌吃的東西她也好奇得很,禾嬡尺總感覺她們桌的菜要是一直不上,華蕾就真要跑隔壁桌看人家吃啥去。
……
現做的飯菜總是得慢慢等,禾嬡尺知道,如果她現在去的是遊客常去的店子,估計張家界最有名的本地土菜三下鍋會最早上桌。
但在本地人居多的小鄉人家,她們桌最先上的,卻是炒四季豆。
炒四季豆是哪裡都有的常見菜,但這家店的四季豆剛上桌,便將禾嬡尺對今天這頓飯的信心又更足了些。
因為這家店的四季豆,居然是比較少見的炒四季豆絲。
一般飯店怕麻煩,大多只會將它掐頭去尾便直接炒來吃,切絲的飯館確實少見,至少鵬城沒有。
切成絲的四季豆加上少許干辣椒爆炒,吃起來脆嫩清爽,熟得恰到好處,調味又不算太重,用來配大葷相當合適。
不過因為別的菜一直不上桌,在景區玩了大半天,肚子早就餓不耐煩的兩人只好一直可憐巴巴地一邊拍視頻,一邊夾四季豆吃。
眨眼半盤沒了,第二道菜才被端上來。
還是素菜,清炒蘿蔔菜。
也就是白蘿蔔腦門上的梗葉子。
蘿蔔菜的梗子很細,切成段炒了以後,嘗著口感和油麥菜略有些類似,但纖維更多,更爽口。細品略甘,味道和芥菜又莫名有些相似。
和四季豆一樣,和大葷特別配。
可惜她們的唯一大葷還沒上桌,只好繼續配著茶又啃了半盤子菜,這讓禾嬡尺覺得自己特別像一隻兔子。
而且是只饞肉的兔子。
她開始像華蕾那樣一直往隔壁桌的肉菜上瞄。
隔壁桌吃打鼓皮和肚米鍋呢,瞧著怪香的。
就在華蕾攔下服務員問肚米鍋的肚米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她們桌的三下鍋才終於被端上桌來。
剛炒好的大腸、豬肚、豬頭肉與炒鍋一併端到瓦斯爐上,點火。
鍋子還未重新熱起來,噴香的肉味便從鍋內悠悠傳出,飄進禾嬡尺的鼻子裡。
她端著碗直接站了起來。
「我要去盛飯!」
不過很快,禾嬡尺端著碗又坐了下去。
因為這家店的飯不是自助打的,服務員會幫她盛。
第230章
剛出鍋的乾鍋版三下鍋是真的很乾。
鍋底基本看不見太多汁水,仿佛已經在炒制時候將味道全都入進肉里。
鐵鍋不過稍微再熱一些,接觸鍋底的洋蔥和各種配菜、肉、便開始發出滋滋作響的聲音。
按照習慣,禾嬡尺本應像往常那樣,先夾起一塊看著賣相不錯的食物放至鏡頭前面,好用它將食物的色彩記錄下來才慢慢品味。
但在那之前,她先偷吃了一口豬肚。
夾豬肚的時候,還學著湖南人吃飯的樣子,把鍋里的辣椒碎和蒜葉一塊當配菜夾起送入嘴。
然後麻利地用舌頭將這三樣東西整齊地疊在後槽牙上,用力一咬。
「啪」
新鮮的蒜葉、辣椒便和炒至焦黃的豬肚一起在牙齒之間碎開。
辣椒的辛辣、蒜葉的清新與醬香味十足的脆豬肚在口腔中混合,形成專屬湘菜的濃烈香味。
不過這個味道也就讓她爽快了一下,下一刻——
「斯哈~」
張家界的辣椒有點東西,湖南人的吃法對她來說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學的。
禾嬡尺趕緊給自己灌下兩口茶水平復舌尖上的辣味,見坐在對面的華蕾臉上掛著一副想笑又不太好意思笑的表情。
只好解釋:「我看湖南人都是這麼吃的,我就試一下。」
結果華蕾聽完非說自己也要試試,半分鐘後,她也加入了「斯哈」大軍。
不過這部分,華蕾全用攝像頭記錄了下來,似乎是為了更好地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隨後,等禾嬡尺開始正式拍攝素材時,華蕾又好奇地望了過來,想看她怎麼拍。
禾嬡尺注意到她倆其實在互相觀察。
就像她好奇華蕾平時是怎麼拍景的一樣,華蕾對於她怎麼拍食物這件事似乎也有些感興趣。
還問她:「如果像你這樣到處去不同的地方拍攝各地美食,需要提前做功課搜索當地美食的特點嗎?」
禾嬡尺順手用配送的小鏟子將鍋里的各種配菜翻炒幾下,回想著自己以往的經歷:「只說我自己的情況哦。一般情況下,如果我確定要去某個地方取材,確實會在出發之前提前搜索當地美食特色。」
「不過這個步驟本身並不是為了拍視頻準備的,主要是想看看有沒有我想吃的東西。」
說著,她放下鏟子,給自己起夾一塊貼在鍋邊,被鍋燙得起泡的豬頭肉放進嘴裡,滿足地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