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嫂一看到他們就打招呼,說吃粥了,看到自家孩子又埋怨的說:「又在人家家裡吃,都不知道回家煮個粥嗎?」
李大妹沖他娘做了個鬼臉,看到閔希的目光又害羞的低下頭去。
閔希笑道:「沒事,喜歡吃就在這裡吃,米糧也用不了多少錢。」
其實還是要些錢的,畢竟來這裡吃的孩子太多了,不過還好他們家人都有往這裡送些東西。
當然,也有一些渾水摸魚的小孩子。
他連野生的小貓都可以餵一下,更何況是人。
李二嫂嘀咕道:「那裡就用不了多少錢了,你看你這一屋子的都是小孩,你賺點錢也不容易,你相公還要讀書呢,讀書多費錢呀。」
說著她指使李二哥將麻袋提上來,一打開裡面有一袋米,還有兩隻雞。
閔希笑道:「這麼客氣。」
李二嫂不好意思道:「我們剛從地里回來,把之前的工作收拾乾淨這才回來,你不是說要給你做鞦韆嗎?這便來了。」
「我們小孩一直到你這裡吃也不好意思,所以就這……」
她不太會說話,就將麻袋往前面提溜了一下。
閔希笑道:「這米我就留下了,這雞就算了,你們拿回去自己吃吧,你家孩子多,也沒幾頓肉。」
李二嫂有些尷尬,說:「沒沒沒事,我家孩子在你這裡,你煮了他們不也是能吃。」
說完她自己臉又紅了,這意思是非要人家在他們孩子在的時候才煮的意思嗎?
「我意思是……」
她拍了自己一巴掌:「我這嘴笨的,你喜歡什麼時候煮就什麼時候煮,我小孩這不在吃著你家的肉了嗎?」
閔希想了想,算了,還是收下吧,到時候教李大妹多費點心思。
李大妹學得還挺快的,又肯下功夫。
閔希欣慰說:「你家大妹,估計這個月就可以出繡活賺錢啦。」
李二嫂高興道:「那真是太謝謝你了,勞你費心了!」
其實他們沒親沒故的,就是隔得挺遠的鄰居,平常都沒什麼來往。
人家肯這樣教他們,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謝才好。兩隻雞是家裡最貴的東西了,別的也拿不出來,不然啥都要搬一些過來。
說完他們也不耽擱,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小孩子在人家家裡吃,他們可沒這麼大的臉在這裡吃,說一會吃完再過來扎鞦韆。
另一邊,閔希還想問一下張丫頭的情況。
問他夫君是問不出來的,他夫君是真的一心只讀聖賢書。
閔希想著等李二嫂再過來的時候,問一下她。
人一多,他們小兩口就沒睡午覺了,吃完各忙各的,傅言深繼續看書,閔希繼續刺繡,順便教教小孩子。
他主要教李大妹讓李大妹去教其他小孩,小孩又教小孩,如此他倒也省些口舌。
沒等兩刻鐘,李二嫂跟李二哥就過來了,將最小的八妹放在地上,讓自家大一點的孩子照看著,夫妻倆就開始幫閔希扎鞦韆。
直接因地制宜,砍的是路邊粗壯一些的竹,用草繩編扎。
夫妻常年干農曆活,兩個人一個時辰多就扎出一個鞦韆,結結實實。
閔希坐上去坐了一下,覺得很不錯,連連稱讚。
傅言深出來一看,卻是搖了搖頭。
他跟李二哥比劃一下,要一個座椅,要一個亭子,要能容下他們兩個。
閔希一聽都不好意思說話了,其實這個鞦韆還是很不錯的,就是太簡陋了一些,不過他一起身就一群小孩兒衝過去搶著要玩,都還挺結實,可以兩三個小孩子一起玩。
但是他夫君所形容的那個涼亭鞦韆,確實又更誘人一些。
傅言深說:「將竹子中空,細竹穿過去固定。」
他形容了一番,李二哥頓時恍悟,別著柴刀又出門砍竹子:「讀書人就是精緻些,腦子也比我們這些莊稼漢靈活!」
這一次,竹子砍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都有。
李二哥砍竹子,一群男孩在後邊還幫忙推,扯掉竹節上面的細小竹枝。
他們沒刀,也是白忙活,還有一些調皮些的,就站在竹子上面盪著玩,李二哥說:「一邊玩去!」
竹子沒砍完,天色就晚了,傅言深去煮飯。
李二哥夫妻倆在收拾竹節。
閔希繡得有些累了,起身伸伸懶腰,拿了一把刀出去幫忙,又想起張丫頭,問李二嫂道:「張丫頭家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