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明再把親手製作的一塊黑板掛到牆壁上,在黑板頭寫上今日菜單幾個字。
剩下菜名得等王念忙清點完今早的菜才能確定。
忙完這幾件事,光華街十五號的小飯館就這麼靜悄悄地開始營業了。
一樓面積六十五平,二樓面積幾乎相同。
一進飯館就立刻能瞧見與廚房相連的門,此時門敞開著,只能透過門帘隱隱瞧見廚房裡的樣子。
飯館名字叫家裡小飯館,大堂里果真處處透著股和家裡客廳差不多的輕鬆愜意感。
七八張桌子有方有圓,大的能坐下十二人,長方形桌子剛好夠兩人相對而坐。
牆壁上除了一些孩子們的畫外,還有酷愛書畫的外公留下的一些墨寶,大多是外公外婆平時練筆所畫。
牆邊的五斗櫃既是裝飾物,又存放了些店裡需要用到的雜物。
廚房門兩邊各有個一人高的玻璃櫃,左邊酒水飲料,右邊勺子碗碟。
二樓與一樓風格則完全不同,王念特意保留了這棟小洋樓的風格,從垃圾中轉站淘了不少已經壞掉的洋玩意兒當做裝飾物。t
牆角處早已不會走動的擺鐘;帶有濃烈異域風情的窗簾;就連房頂燈都是老式的吊燈。
不過為了不跟一樓的風格脫節,桌椅板凳都選用了統一胡桃木色。
多虧靠街那面牆都做成了窗子,二樓的光線一點都沒受影響。
坐在床窗邊桌子往外看去,連綿起伏的各式建築完美構成了一副風景畫。
「咱們兩個人能忙得過來嗎?」
雖說眼下飯館裡一個客人都沒有,胡文麗已經擔心起要是生意好起來之後他們哪忙得過來。
「中午就一桌客人,哪會忙不過來。」王念放下木板,既能擋住客人進入廚房,又能充當傳菜的桌子:「等邱莎莎過兩天病好去上學,咱們就有三個人,怎麼都忙得過來的。」
要開飯館王念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兩個月前就謀劃著名要找兩個幫手一起來干。
胡文麗和張紅燕一聽說立即就表示還找什麼幫手,她們都是勤快人,端盤子洗碗那都是再簡單不過。
可惜張紅燕因為邱莎莎感冒發燒,等孩子病好才能來上班。
中午就一桌客人,還是施向明請來湊熱鬧的朋友熟人,兩個人完全忙得過來。
「昨天是不是就有人來租旁邊的鋪子了?」胡文麗又問。
王念點頭:「我沒同意。」
雖然和胡文麗說著話,手裡的準備工作還是沒停,大蒜剝完就趕忙把碟子端到灶台邊放好。
「為什麼沒同意?」
「他們要開錄像廳,一樓還打算搞個燒烤攤。」
「那肯定不能同意,我們廠生活區里那家錄像廳最近就跟人扯皮,鬧得可凶了!」
正經錄像廳那也就算了,有些錄像廳為吸引客人晚上會放些成人電影,電影聲音能飄出幾里地去……
廠區那家錄像廳就因為老有廠職工的小孩蹲在路邊聽電影聲音,影響相當惡劣。
恰在這時,施向明掛完黑板回到大堂,抬起桌板鑽進了廚房。
「那我去上班了,晚上我請三師兄來咱們飯館吃飯。」
「中午徐叔要帶幾個朋友來?」
「兩個。」
現在想從飯館進入自家只能走廚房,施向明回答完,又從原先廚房大門走了出去。
廚房面積原本就很大,只需要內部改動就完全足夠飯館所需。
炒菜主要用三口液化天然氣灶,燉煮的灶則在院裡擺了八個蜂窩煤灶。
整個廚房花錢最多的是兩口排氣扇,在這個家家戶戶都還全靠窗子排油煙的年代,廚房還一口氣裝了兩扇。
排氣扇外是施向明利用所學親手焊接的排煙管,管道在面對後院的廚房牆壁上。
雖說從大門看有根這麼大的管子確實不太美觀,但對王念來說花再多的錢都非常值得。
否則一炒起菜來,油煙全往客廳和書房飄,久而久之家裡都得是股子油煙味。
「我去洗菜,你先切肉。」
抬頭一看牆壁上的時鐘,馬上就要九點,胡文麗忽然覺得時間緊迫起來,忙捲起袖子催促王念來。
中午十二點,八中的下課鈴聲準時響起。
叮鈴鈴——
胡文麗抱著手臂靠在飯館門口,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往路邊看,就期盼著能有路過的人抬頭看一眼飯館招牌。
似乎是有人聽到了她心裡的想法,一輛黑色轎車緩緩停到了路邊。
胡文麗努力往車裡看去,就想看看車裡的人目標是不是飯館。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