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緩步走上前,摸了摸鴻鵠的臉:「爹爹高估本宮了。本宮還不如長姊。起碼,爺是從來沒想廢了長姊的。對不起啊。本宮對不起爹爹,對不起楊家。本宮太想保住這一切了。本宮聽不得爺說『厭棄』二字。本宮害怕他當真廢后,立妾室子。鴻鵠,走到這一步,你說,本宮是不是錯了?」
鴻鵠哭泣道:「娘娘,您心裡是有陛下的。」
阿季拱手向楊令佩,道:「請娘娘移步宮門口。」
楊令佩看向阿季,淒楚道:「苻將軍,你把爺帶到哪裡去了?本宮想再瞧瞧他。本宮橫豎是有罪之人,就成全本宮這個念想吧。」
「待娘娘移步宮門口,便能見到陛下。」
阿季撒了謊。
方才那人,並不是朱瑁。
他在大齊的時候,蒙秦琨玉所助,換了張麵皮,矇混了世人。
此番,他想出這主意,與軍營里關押著的秦琨玉做了個交易:一張麵皮,換她隨薛漪平安回錦都。
秦琨玉答應了。
阿季找了個身型與朱瑁差不多的男子,臉上覆了麵皮,有七八分相像。但足以蒙蔽神思紊亂、惶惶不可終日的楊令佩。
見了「朱瑁」,楊令佩強撐著的偽裝坍塌了。
強於任何刑罰、逼供。
「請娘娘移步宮門口。」阿季又說了一遍。
真相必須被世人知曉。
那麼,這場戰爭才有正義之名。
此後的天下,才不會有人再以「匡扶正嫡」的名義作亂。
這一點,從他假意「屠城」起,便想好了。
鴻鵠放出宮的小太監沒有出京都,而是在京西花市謀了份差事。他在宮廷的花房待過,能培育出宮中才有的「南國丹若」。安香在滿城尋找梅川時,發現了這個小太監。安香有細作的敏銳,她覺察出這小太監不一般。她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他帶回軍營。用軍營中審人的手段對付小太監,自然不在話下。三下五除二,安香得到了真相。
鴻鵠讓他假意向南平報信,這說明,楊後才是朱瑁之死的最早知情人和策劃者。
楊令佩失去孩子的那天深夜,小太監其實在宮牆外並沒走遠。他聽到了楊後的痛呼,以及鴻鵠的慌張。
安香將此稟於阿季。
阿季明白了楊家的野心,也明白了,所謂的「正嫡」,其實早已沒了。楊家緊鑼密鼓地從各地籌措兵馬。
如此,與楊家的戰爭必不可免。
在十安街水湄巷,他與楊令休對峙。
他發現「假梅川」身旁的那幾個人,雖然穿著京都的服飾,說著京都的話,但是,他發現他們的鞋底有虎紋。虎紋是南界軍中才有的標識。
阿季意識到情勢的複雜。
除了楊家,還有外族的人捲入這場紛爭。
他不動聲色地回了營,沒有揭穿。
既外族人想讓京都亂,那便亂給他們看。
反正,與楊家的仗,總是要打的。
從楊令休手中逃脫的蘇星闌,帶著舅舅,進入軍營,求見苻將軍。
蘇星闌見到阿季,第一句話便是:「將軍,星闌不才,願助將軍尋到梅醫官。」
他沒有說「願助將軍謀得大業」,也沒有說「願助將軍旗開得勝」,他說的是「願助將軍尋到梅醫官」。
他知道阿季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戰爭,大業,不及妻兒安好。
說來多麼可悲。巍巍皇族,每一個當權者都忌憚他,以為他野心勃勃。
唯一看穿他沒有野心的,竟是一個十餘歲的皇家少年。
阿季決定賭一場。
他知道,他若親去尋找梅川,縱是尋到,也恐綁架梅川的人魚死網破,傷到梅川。
這少年或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可智取,而不可強奪。
他聲勢浩大地展開一場「屠殺」。
外族的人以為計謀得逞,歡天喜地回子虛樓稟報。蘇星闌一路尾隨他們,摸到囚禁梅川的地點。識破大齊與南界互相勾結的陰謀。以鼠成兵。救回梅川。
一切盡在掌握。
而與楊家的廝殺,也有了勝果。
眼下,最要緊的,便是將楊令佩的所作所為昭告天下,為城中的廝殺、為近來的動盪尋一個塵埃落定。
「請娘娘移步宮門口。」
阿季身後的兵士齊聲道。
楊令佩出乎意料地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