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當太子說服濱江民變之人願意接受招安,並且班師回朝的消息傳到京城後。
歷帝當天晚上就來到了寧芙的寢宮,把奏摺往寧芙面前一丟:「這次你該開心了,你的太子哥哥要回來了,還是凱旋而歸!」
寧芙雖然早就聽到一些消息,但在歷帝面前還是裝作迷茫的樣子,撿起了歷帝丟過來的奏摺。
快速看完奏摺的內容後,寧芙也算是搞清楚了前因後果。
在奏摺上所寫,當初太子遇刺後失憶了,恰好被濱江的那位老學者給救了。
太子拜了老學者做師父,一直都生活在濱江做一個普通人,直到老學者一家出事兒,太子受到了刺激,這才慢慢恢復了記憶。
太子痛恨自己沒有早點恢復記憶,用身份來壓制太守府解決這場浩劫,但卻下定決心不能讓這件事繼續擴散下去。
於是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親自和起義軍的首領談話,並表示一定會給起義軍一個結果,不能讓老學者枉死。
而起義軍雖然起義造反,但他們本質上都是普通人,就算裡面有江湖人和土匪,但也沒想過會造反之類的。
畢竟一旦造反要面對的可是真正的士兵而非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剿匪捕快。
尤其是他們造反的根源,不過是當時氣急了殺了太守府滿門擔心被問罪斬首才起義的,有點逼上梁山的意思。
當他們知道京城派了正規軍來對付他們的時候,他們本就是心虛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逼在這個份上,也著實沒有什麼辦法。
如今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太子擔保可以保住性命甚至可以有榮華富貴,自然就願意被招安,但理由說的好聽就是給老學者一個光明正大的清白。
而太子就以這樣的身份和情況作為籌碼,對歷帝所派去平亂的將軍坦白了身份。
在加上將軍去的時候,本就有招安的聖旨,在聯繫到太子的擔保和所作所為。
這招安就成了,老學者可以得到平反和清白,那些起義軍也不會被問罪。
就這樣,失蹤了許久的太子,就在這種阻止了一場浩劫的前提強勢回歸,他不只是一個人,還有濱江百姓的民心和起義軍手裡的兵馬。
這樣,太子就不擔心自己沒有權勢的回到京城會被歷帝架空甚至暗害,也不擔心自己在外面暴露蹤跡再次被行刺了。
這樣一來,歷帝就算再想讓太子去死,現在也動不了他了。
寧芙看完奏摺上的內容後,驚覺這個太子居然比原主記憶里的太子要聰明多了。原主認識的太子可沒有這麼快強勢回歸,而是在歷帝越發殘暴後,才『不得已』以皇族正統的身份回歸,若非原主世界裡的厲帝和瘋了一般作死,太子還真的沒什麼機會。
而如今的太子可是強勢回歸,也不愧是先帝細心培養的繼承人。
寧芙想,假如是原主的話,她一定會很開心太子無事平安回歸,把厲帝氣的夠嗆。
但這次寧芙可不打算和原主走一樣的路線,她只是把看完的奏摺放回桌子上,平靜的問道:「既然太子活著回來,陛下打算給太子一個什麼爵位?」
第123章 厲後重生(17)
朝堂之上,風雲變幻。
當年遇刺生死未知的太子如今高調的強勢回歸,這讓大臣們都頗為不安,開始擔心太子的回歸會帶來讓他們無法掌控的事情。
原本的太子黨保皇黨會開始擔憂太子的報復,畢竟他們被形勢所逼,沒有做什麼抵抗就接受了攝政王為帝。
而一心為歷帝做事兒的臣子們也挺擔心的,擔心太子回來會動搖歷帝的地位。畢竟當初還有一個傳言說,太子遇刺的事兒就是歷帝為了篡位讓人去做的。
若是事情當真如此,還被太子拿到了證據,這歷帝本來就是不得不頂上去皇位就更加不名不正言不順了。
但歷帝對此卻絲毫不慌,他並不覺得當初就鬥不過他的太子現在就能斗得過他。
而且這皇位也不是大白菜,說換就換的,當初先帝駕崩的時候太子沒有回來就基本上等同於默認放棄了皇位,現在想來摘果子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算如此,歷帝還是在處理完公事兒之後,找到寧芙陰陽怪氣的問她太子回歸她是否歡喜。
但寧芙卻並未像歷帝所以為的那般會因為太子的回歸歡喜失態,反而提出了給太子什麼爵位這種話。
這讓歷帝驚訝的不得了,也讓寧芙輕易就看出了歷帝的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