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劍仙師尊也很好。
可它平白增長凡俗之人的不甘,總覺著書里叫周執的小子可以、自己也能行,於是不安於現在的生活,無故移了性情。
王大河的娘小時候教過他識字,加上給人洗衣服時無聊,總在琢磨有的沒的,他能領悟到這層。
當時,王大河心裡有點不好受。
覺著被人看輕了,又有些羞憤,恨不得再也不去墨痕書坊。
可最近幾天,他四處送還衣物時,總能聽見「三世傘」這個話本名字。
而且還伴隨著有道是這個筆名。
王大河惦記了很久,往別的書坊里跑了幾趟都沒有,又或者有偷印的、卻不願賣給他這種人。
擦乾了手,他打開了藏錢的柜子。
數了兩三遍,一狠心,把那本該用來裁布的錢劃到了面前。
雖然他娘有些學問、教王大河認了很多字,可那些太難的東西,王大河就看不明白了。
無語和有道是,這兩人的學問水平、正好能讓王大河看得有滋有味。
他沒趁著送還衣服的時候、順道去墨痕書坊,而是挑了個所有活都做完的傍晚,無事一身輕,特意去了趟墨痕書坊。
王大河也說不明白為什麼。
可能話本格外難得、格外奢侈,所以去買書的路上,也得認真。
他是這麼想的。
來到墨痕書坊門口,王大河沒來得及處理自己心裡那點兒計較,就立刻推門進去了。
生怕在門外站得久了,被人認出來。
他沒趕上書最受追捧的時候,現在該買的、早已買完了,店裡的客人只有王大河自己。
視線在貨架上掃視而過,重樓宮*#春歸、無情*#水中央……這種書名便有字不認識的,王大河一般不會買。
他並不是能說會道的人,很多字是原先學的、是後來見多了猜到的。
至於那些真不認識的,王大河不好意思去問,只能硬悶著。
怎麼沒見到「三世傘」……
就在這時,他聽見任掌柜那裡傳來動靜,悄摸回頭看去,見到那邊兒被擺了幾本書,王大河眼睛一亮,看到了三世傘這幾個字兒。
「任掌柜,這個話本兒,要多少錢?」
「七錢。」
「啊?」
這麼貴……
王大河有些泄氣,這個價錢,實在超出他能力範圍,看來這本紅塵仙寫得很好,自己又來晚了,所以價錢被抬得太高。
「你可以在這裡看完。」
任掌柜沒看他一眼,低頭又翻過頁書,不知在用毛筆圈點著什麼。
聽到這句話,王大河有些不安,覺得自己像那蹭書的,該被趕走的那種,他甚至不好意思道謝,只是慢慢地蹭到櫃檯前,拿過那本書,趕緊往裡面躲去看。
王大河是這樣的。
他家境貧寒,好面子、沒本事,做不到禮儀完備,做不到通識明理,他不敢落落大方地道謝,覺著手裡的書、像是偷來的。
因為看過了書,所以略知廉恥,所以沒底氣;所以極度自卑、極度自尊。
翻開「三世傘」,王大河鬆了一口氣——
還是一樣的簡單易懂,沒幾個不認識的字,他覺著,無語和有道是這種寫書的、就該被供起來。
會寫書的能沒文化嗎?
故意用這樣簡單的寫法兒,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看懂。
話本開篇,寫了一位老婆婆正在唱戲,那座廟格外簡陋,卻被打掃得很乾淨,如今到了拜廟的日子,那就得請出有本事的老前輩開腔。
「鼓聲響哩——天公莫把福運收,來年五穀滿地金,狐仙廟前拜得勤,聖光顯時照我心,祈神護佑……」
王大河立刻被這帶著些神秘的氛圍吸引了,雖然活得不容易,但他也是個「城裡人」,往年也有很多祭神的儀式,卻從沒聽過這種山裡的這種野神。
狐仙是什麼?
怎麼這套唱戲的劇情看下來,沒感覺到太多的神聖,反而有種陰森森的感覺……
拜神結束,那位老婆婆回到了家裡,摘下了狐仙的木刻面具,不多時、門被敲響。
是村長過來了。
他略帶憂心地問道:「今年還是沒得到狐仙的回應沒?
「狐仙是不是遺棄了我們?」
第158章 狐仙
開頭這幾段,似乎只是引出來大的故事背景,作者筆鋒一轉,書中的氛圍陡然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