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定的場景外,它砍人都不夠麻利。
除此之外,她還看見了書老桌上、自己的儲物袋,這讓祝無邀有些驚訝。
自己一窮二白的,儲物袋裡有什麼東西,她閉著眼睛都能數明白。
難不成真得是因為話本?
果不其然,書老拿出來《外門雜役》的後續,說道:
「雖然略有妙思,可實則淺薄,翻過十三頁,便讓人知曉了筆法,再讀來便味如嚼蠟、並無意料之外。
「唯獨這一句——」
書老語氣中似帶讚嘆,眼神里像是有些欣賞,翻開文稿繼續讀道:
「擊無創,斬不斷,刺莫傷。
「持白不黑,質純不糅,幽冥不暗,休於天鈞不偽。」
火。
這是話本中,關於明遲「無妄之火」的描述。
上文提到,明遲借重生之便,和她的姐姐明晚以「水火雙煞」之名,四處搶先占據機緣,在修真界裡闖下了讓人咬牙切齒的威名。
而書老手中的文稿,則是後續。
明遲之所以不脫離百善門,正是為了這份無妄之火的機緣。
在百善門中,有一把「鑰匙」,明遲已經得手,然而,當她踏入洞天福地,再次面對無妄之火時,卻意外地發現,她居然無法收復無妄之火了。
因為——
「機械偽詐,不藏於心。」
書老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他緩緩念到了這一句。
重生之事,萬物歸於原點,看似一切未變,可終究還是有所不同了。
明遲,不再是曾經的明遲。
她算計了百善門,算計了所有知曉的機緣,算計了修真界,她不再莽撞,學會了隱忍與計謀。
欺騙、隱瞞、不作為。
她有許多機會救下可以存活之人,卻為了自己的利益,權衡利弊,想取來無妄之火,亦是為了復仇、為己謀私。
無妄之火,焚盡貪妄,自然可以傷得了如今的明遲。
上一世,明遲取得無妄之火,是被人在洞天福地中追殺,無意之間闖到此處。
無意可得,有心則失。
明遲在那片火海前笑了許久,她笑得彎下了腰,再抬眸時,目光中滿是冷厲。
「命中若是無此運,孤身亦可至山巔!」
吟完此句,她抬手封住了入口。
既然她得不到,那麼世人也別想得手。
回家之後,明遲本想裝作無事發生,卻意外見到姐姐明晚、居然和楚笙有了聯繫。
重活一世,她為了隱藏自身於暗處,並不曾改變太多,以免失去「預知」。
可在這一瞬間,明遲的心中立刻升騰起殺意,見楚笙如見死物。
「這幾句寫得倒是有些意思。」
聽見書老的這句話,祝無邀心中有些佩服。
這幾句關於無妄之火的描述,當然不錯,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她自己寫得。
而是改編自《淮南子》。
並且是三個段落的不同內容,被她強行拼接在了一起。
「擊之無創」此句,出自《淮南子·原道訓》,寫得根本不是火,而是水,只是用來描述火亦不突兀,被她挪用於此。
「純粹不揉」則出自於《淮南子·俶真訓》,也根本不是寫得火,只是祝無邀看到這段時,想到的東西是火而已。
因為意象相符,被她化用於此、與前句相接。
後面「機械偽詐,不藏於心」,則是出自《淮南子·本經訓》。
亦不是用來寫火的。
可在祝無邀看來,這八個字,卻正好符合了「無妄」之意。
換句話說,這三段是強行拼搭在一起的,卻用了不同卷的內容。
若是這位書老看穿了「拼搭」的跡象,也許會猜到,這並非妙手偶得的佳句,而是她看完了某一本書,才摘出的三句。
他看到的根本不是這一句,而是《淮南子》整本書。
這還不是最令人驚震的,要知道,《淮南子》此書是道家經典,思想承襲於——《道德經》。
而在道德經中……
書老繼續問道:「既是水火雙煞,這無妄之火已經點明了應有之義,你又打算……以何論水呢?」
祝無邀心中一震。
這個書老,當真不簡單,窺一斑而知全豹。
「看到你關於無妄之火的落筆之後,我重新看了一遍「外門雜役」,猜到了幾分你的行文脈絡。
「若有破局之人,當屬明遲的姐姐——明晚。
「那麼,關於水的釋義,當比無妄之火更上一籌,若無妄之火襯得是明遲的心性,水的意象當與明晚相符。
「可我自詡為書老,遍觀藏書,從未見過那幾句有關火的經義,更想不到有哪一句用來論水,能穩勝一籌。
「可否為老朽解惑呢?」
厲害,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