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平瀾山遼師弟的劍意,還有寧知岐的劍意……
只要陸迢迢能走出去,所有葬身於此界的青雲門修士,便相當於重返人間、與世長存。
他不會滅亡。
他會與陸迢迢一同、登臨劍道的終點。
陸迢迢一劍斬出,秘境終於迎來了潰散,周圍的土壤開始歸為本質的粒子,它們失去了重量,失去了秩序。
一切都像被風吹散的沙土。
漂浮,升騰。
失去了形態特徵、失去了色彩質地,開始回歸為最本質的無序之態,似乎要重新回歸於混沌。
伴隨著耳邊「咔嚓」的破碎聲響,錢長老緩緩閉上了眼睛。
屬於他的那朵墨蓮,開始凝出。
繼劍術之道獻祭於陸迢迢之後,他多年來的修煉的靈力獻於秘境,屬於他的意識散於共生體中。
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一劍下、開始消散。
錢長老本來動搖的意志,在墜下的瞬間篤定無疑,因為——
光芒。
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光芒。
開天闢地,出劍之時得窺大道本源,哪怕是成為墊腳石之一,能夠同沐光芒,也是無上的榮耀。
他相信,祝無邀一定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才會將對劍道的感悟,獻給陸迢迢,讓自身融入到光芒之中,他與她與它同在。
自己無法走到的前方,那便交出手中的劍、換一種方式抵達。
這也是殉道。
————
但祝無邀不會交出無鋒劍。
身為一名劍客,永遠都不會交出手中的劍。
————
懸於秘境中的無鋒劍,在為陸迢迢演示劍法時、斬開了畫卷,重新回到了祝無邀手中。
她找到了畫卷所在的方位。
緩緩握緊了手中的劍。
眼前一片漆黑,祝無邀與秘境依然成為共生體,深度綁定,因此她不需要眼睛。
她只需要判斷。
在死亡的號角吹響之時,便是揮劍的最佳時機。
第471章 它們會握手言和
在與靈筆共享視野時,祝無邀看見了許多。
她第一次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因果線。
凝神看去時,身上的因果線、如同展開的垂柳,向四周散去,密密麻麻、遮天鋪地。
她還記得初遇沈安之時,他曾提到過:
「你身上的因果並不重。」
然而世易時移,祝無邀走了很遠的路、見了很多人,恩情與仇怨、恨意與感激,凝為繩索、系在身上。
更有落子結緣,將每一份結下的「緣」系牢。
「要是無言道長在這裡就好了。」
「小女病重而家中貧寒,如今……走投無路了啊……」
「山中的妖獸吃了我阿母,我沒有家了。」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觀書中所言,我與阿姊未必不能共處,何必同室操戈?」
「又能熬過這場冬了,墨痕書房門前傻子真多啊。」
「要是這裡能有座橋該多好啊!」
「雞冠山恢復了平靜,今晚月色真美啊,待我再飲一杯。」
「……」
參天的大樹蔓延開根系,伸展開枝節,風吹過颯颯作響,仿若掛了無數的許願牌、系了無數紅色的布條,無人能忽視它的存在。
如何確定一個人的存在。
緣,個體與世界的關聯,因果交織處,便是坐標。
當一個人身上所系因果,全部被斬斷時,當再無虧欠時,便是她的「存在感」極度減弱時。
如今,祝無邀身上所系因果,遠比尋常人要多。
一方面是因為之前的十六年,她以修士之身入紅塵,有結緣之心、亦有結緣之能。
另一方面,則是窺天術的妙處,所有已經締結的因果,不會隨著時光流逝而變淺,在未被取用、了結前,緣分不會變淺。
當劍客陸迢迢那一劍斬來時。
畫中秘境開始解離。
祝無邀面前的這副畫卷,如同破碎的瓷瓶般,開始蔓延開裂痕,在裂縫之間,透出了耀眼奪目的光芒。
劍氣崢嶸,一劍落而洞天歸墟。
她看不見這一幕。
但她與秘境共生,生死相倚。
能夠感受得到死亡的腳步聲臨近。
在陸迢迢即將破畫而出的瞬間,在畫卷被那可破萬局的一劍斬開時,祝無邀屏氣凝神,似是籌備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