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他與恩師吳倉一拍即合。
畢竟兩人都是亦步亦趨、拾人牙慧、蹭熱度的好手,湊在一起那叫個蛇鼠一窩、一丘之貉、臭味相投。
頗有共同話題。
在舞弄文章來賣慘、賣情懷、虐粉這條路上,那叫一個無師自通。
玩得就是個人崇拜文化。
如今話本圈烏煙瘴氣,他倆功勞大得很。
想當年,無語和有道是兩人的追捧者,彼此攻訐得厲害,墨痕書坊費了好大力氣才將風氣引導正。
當然,這也有賴於無語後期銷聲匿跡。
可《青齋文集》卻巴不得熱鬧起來。
一個寫書的不本分寫書,天天攪弄風雲,書里得來的那點兒文化,全用在混淆視聽、攻訐旁人上了。
書寫的怎麼樣倒是不重要。
重要的是個人熱度!
是貶低旁人!
是證明自己沒有抄襲,證明《滄浪文集》在危言聳聽,重要的是審美霸凌,你覺得我寫的不好、那是你沒有品味!也對,畢竟你連《滄浪文集》都能看得進去,哪裡吃得了細糠呢?
至於書寫的怎麼樣,那不重要!
所以,無語新作將出的消息傳來,無語子第一反應便是搞事情。
「若此事利用得好,說不定這話本前輩……能成為我名氣更上一層樓的墊腳石……
「墨痕書坊,你們盜用我『恩師』的筆名、來發行話本,我無語子可不答應!」
……
說起這《青齋文集》,那是李復違的老對頭了。
有多少次,他都想憑藉修士的身份、暗地裡謀殺吳倉,可李復違自詡文人,又總是過不了心裡那一關。
再加上,這青齋文集背後,未必沒有修士。
尤其在《萬卷書評》開始點評天下新鮮事兒後,青齋文集那邊兒,居然也跟上了,而且也能得來修真界裡的一些趣事。
不過,總歸是比不上顧氏商行、在修真界裡的經營。
多是憑藉奪人眼球來吸引讀客。
又怕得罪人,不敢爆料真事兒,總是比不上顧朗的《萬卷書評》。
祝無邀真該買來《青齋書評》來看看。
那上邊兒對落葉邀秋的形容與描述,才叫一個跌宕起伏、令人咂舌。
在青齋文集無語子搞事時,祝無邀已經離開了北玄城,自然不知她的「便宜徒弟無語子」,想要踩著她這位話本界前輩、來打出名氣。
「滄浪文集盜用恩師無語名號弄虛作假……門下弟子無語子前來下戰書……」
有讀客念出了告示。
「嘿!說句各位不愛聽的,我早就覺得無語不可能出新書了,多大歲數了還寫文,寫不好這不是自毀名聲嗎!」
「八成就是墨痕書坊在弄虛作假,也不怕毀了自家金字招牌的名聲,讓無語跌落神壇!」
這是吳倉與無語子請來的託兒在發力。
這麼一鬧,正好能趁機推出無語子的新書——《我詐死後拜入許願池隱世高人門下,全宗門都後悔了》!
正好能蹭上許願池秘境的熱度。
祝無邀:拜入誰門下?我?
可惜她已經來到了雞冠山附近,消息傳到這邊兒,還得好一陣。
她所在的位置名為唱曉鎮。
正是李城管的城管府坐落之處。
剛一來到此處,祝無邀便察覺到了些不對,此處似乎人心惶惶、更勝於別處。
這是為何?
若說那邊境小鎮,因地處兩宗交界處,易起亂事,人心惶惶倒還說得過去。
可這唱曉鎮,卻離本宗不遠,處於摘星樓治下疆域的腹地,且李城管那是寧可損摘星樓利益、也要護治下安寧的人物。
這可是個會往自己地盤兒劃拉好處的。
為何唱曉鎮,會有這樣略顯凝肅的氛圍?
自從散過因果之後,體驗過身為「小天道」的感受,祝無邀的窺天術,似乎更上一重。
總能在冥冥之中,對周圍有一種直覺般的感觸,似是周圍人的竊竊私語、風吹草動、近日的摩擦,種種因素共同匯聚成的氛圍,總是十分清晰地會被她感知到。
因此,剛一邁入鎮中,祝無邀便察覺到了些不對勁兒。
難道……她來晚了?
祝無邀依然是改換容貌後、目盲之人的打扮,為了不引起注意,這次連劍都沒背。
天大地大,說是逍遙自在,實則身似浮萍、沒個歸處。
祝無邀正好要找個地方落腳。
此處情形不明,若長租於客棧,修行總是諸多不便,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找個獨院租下,再慢慢探尋此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