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燭目光幽暗難明,說道:
「先讓我想想……」
就在這時,門外有人來報——
「黎明谷外有位抱著白鵝的修士,說是想見掌門!」
第599章 番外(二)
「所以,全給黎明谷了。
「沒想著給摘星樓留下一些嗎?」
顧亦觀看向章知寒,她心中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看到師弟歸來,她很高興。
但聽到巨闕派與三宗玉石俱焚前、章知寒憑藉事先布局盜取巨闕寶庫,事後全部捐給了黎明谷……顧亦觀有點不高興。
章知寒理所應當地點了點頭。
「摘星樓很富有,不需要錦上添花;黎明谷很貧窮,需要雪中送炭。」
他說的很有道理。
顧亦觀抬手扶額,想到了當初、她對祝無邀說得那一句——「三宗可以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但不能錦上添花、亦或去當出頭鳥。」
沒想到,今天會由章知寒、把這句話還回來。
「葉小舟醒了嗎?」
章知寒點了點頭,說道:
「醒了,但她現在討厭你了。
「葉小舟說——就交給她這麼點兒活,讓她在摘星樓攔人、這都攔不住,回去作甚,正好黎明谷缺個長老,我要在黎明谷頤養天年了,這裡的人說話都好聽,尤其那個羅不道、能說會道的,是個好騾子!」
章知寒盡職的將葉小舟所言複述。
讓顧亦觀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沉默片刻,掌心上空懸起一個木製牌位,章知寒看去,看到了上面寫著的「葉小舟」三個字。
————
當鵲山遺孤,聽聞那一戰詳情後,在目睹顧亦觀長久的沉默、看到魂燈熄滅後,她猜到了祝無邀當時、究竟看到了什麼,才心甘情願奔赴黎城。
於是,在大戰之後,她刻了葉小舟的牌位、進行祭拜。
正是這個牌位,讓顧亦觀猜出了來龍去脈——
鵲山遺孤,誤導了祝無邀的「無盡相」。
————
顧亦觀將前因後果、對章知寒解釋清楚,最後說道:
「祝無邀看到的,並非葉小舟死期,而是她自己的結局。」
說完這句話後,顧亦觀的目光垂落在懷抱大鵝的人身上,只見章知寒神情平淡,正在和白鵝的脖子玩耍。
片刻後,章知寒問道:
「這就是,你給出的解釋嗎?」
他抬眸看向顧亦觀。
從始至終,章知寒從未被宋柯子騙到過。
也從未被顧亦觀騙過。
所有的真相、是非對錯,都像懷中的白鵝的鵝羽般,不會摻入雜質,沒有黑白交織。
他繼續問道:「是真的攔不下,還是你本意如此?」
「熄滅的魂燈、顧亦觀的嘆息、小報上死者無名、葉小舟的牌位。」
混沌的結局。
可以將葉小舟的死亡套入其中,也可以將祝無邀的死亡套入其中。
如果祝無邀沒有應上她為「邀」之一字起的卦、沒有出現在黎城,她就無緣得到那枚銅錢,葉小舟會應劫身死。
黎城一戰,所有亂命之人皆會被引來此地,同時是天道在撥亂反正。
顧亦觀曾經嘗試過。
想讓葉小舟徹底擺脫天命的追殺、無需在生死間奔波,所以讓她去了黎城,嘗試賭這一局,若能活下來,相當於度過此劫。
想將祝無邀送出棋局。
是修真界對不起她。
以凡人命數來論,享年七十二……也就是說,若無靈筆撥亂因果,祝無邀不會身死、穿越、來到修真界。
她會在前世,平安順遂,活到七十二歲。
祝無邀,是以界外之人的身份、被強行邀請到了異世,從她在榕樹下睜開雙眼時起,就是身不由己。
顧亦觀不知這份「邀約」,對她而言意味著什麼。
或許是此行無悔。
或許是再不來了。
在黎城之戰的那一日,當祝無邀拔出無鋒劍、站在顧亦觀身前時,聰慧如她,立刻猜到了葉小舟的失敗。
顧亦觀不知道,是否應該攔下祝無邀,但——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是一個誤入仙途的「普通凡人」盡力掙扎後,在命運洪流中蹚出來的最好結局。
如果換成了旁人。
也許才智雙絕、冷心無情的人,能夠比她做得更好些,沒那麼多糾結猶豫,所以到了最後、能夠活下來。
但也不一定。
或許因為冷心無情,所以沒有眾生紅塵托舉她成就元嬰,也沒有可託付生死的葉小舟、願意為她而死。
或許換成一個明哲保身、機謹自私的人會更好些,這樣,就不會狂妄的想要救世、也就不會誤世,不會背負南離的因果、凡人的生死自然與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