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華解釋說:「第五頁是變調副歌,在原副歌的基礎上直接升八度,超高音,隱年真聲主唱,唐徹假聲伴唱,你們三個不用唱,所以你們的譜子缺了半頁。」
符飛點頭:「哦明白了。」
莫巡好奇地看了一眼方隱年的譜子,這段到底改得有多高?他們仨直接不用唱?
看完後……他陷入了沉默。
說起跳舞,隱年和唐徹是木桶的短板。但論唱歌,兩個大vocal的實力確實要強得多。超高音,只有他倆唱得上去,莫巡自愧不如。
喬安華道:「我們先看一下這首歌的MV,理解它講述的故事。」
她拉上窗簾,將教室的投影儀打開,連上手機播放MV。
這首歌的MV方隱年看過很多遍,在B站的播放量有好幾千萬,拍得特別好,講的是一段關於回憶的故事。
兩個家庭不幸的孩子,從小一起長大,陪伴彼此走過年少時期,兩人的感情已經超越了友情、愛情,更像是親人一樣互相依賴,互相扶持。
後來,其中一人意外離世,只剩另一人獨自生活。
這首歌的MV溫暖又悲傷。
溫暖的是,最艱難的時光有人陪著你走過。可悲傷的是,他只能陪你走到這裡,再也不會出現在你的生命里。
MV的主演是兩個十八線小透明演員,演技不錯,顏值也很高,拍攝的風格清新自然,有大量學生時代的碎片剪影。當初在全網上線的時候,聽說看哭了無數人。
方隱年很喜歡這種有故事感的歌。
比起大吼大叫不知道在唱啥,像這樣主題鮮明的音樂,至少能讓人的內心有所觸動。
這首歌的副歌部分,會一直重複「不會忘記」的主題。
改編之後的曲譜增加了「變調副歌」,直接升八度,方隱年和唐徹一起唱出來,會呈現出「親人離世,我只能在這裡懷念」的撕心裂肺的悲愴感,將歌曲推向更高/潮。
這樣的改編很有意思。
前提是……他倆能唱得上去。
假聲上高音,比真聲要容易許多,這一段最難的是方隱年能不能hold住。
方隱年仔細對了一遍譜子,應該沒問題。
他很有信心。
幾分鐘的MV很快播完,喬老師將視頻關掉,打開燈說:「看完之後感覺如何?」
符飛積極搶答道:「拍得很小清新,整個故事看下來,還挺感人的。」
喬老師笑了笑:「這首歌的主題是回憶,唱歌的時候如何控制情緒,以後我們再慢慢說。先分一下part,把和聲練好,大家看譜子。」
五人同時低頭看曲譜。
喬老師說:「第一段主歌,方隱年先單獨進歌,連唱三句,緊跟著你們全員和聲兩句,方隱年再獨唱收尾。」
「我在譜子上標了你們每個人的名字,有你的名字,這一段你就需要開口。沒名字,你就休息,聽明白了嗎?」
符飛舉手問:「也就是說,『一起看過的晨曦,一起走過的風雨』,這兩句是我們全員和聲。剩下的四句,都是年哥自己獨唱?」
喬老師:「沒錯。第二段主唱換成唐徹,也是他唱四句,全員和兩句。」
這樣的分配方式跟其他男團你一段、我一段的唱法完全不同。這相當於方隱年、唐徹兩個人在控場,其他人打輔助當和音。
喬老師繼續說:「第三頁的副歌開始,會有很多雙人和聲,你們仔細看一遍。」
大家看著五份不同的曲譜,都有些頭疼。
和聲極其難唱。每個人譜子不一樣,還有很多轉音、升降調,他們要排除隊友的干擾,把自己的部分唱好,這需要大量的配合練習。
五人的part分配也嚴重不均衡。
過完一遍後,喬安華問:「對整首歌的分配都沒意見吧?」
大家都不說話。
喬安華道:「別的團,粉絲會按秒計算每個人唱了多少,必須平均分配。咱們是音團,類似小型合唱團,在這個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只要和起來好聽,誰唱得多、誰唱得少,不要太介意。」
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誰又天生想當綠葉呢?
小飛沒心沒肺的唱什麼都很開心。
可莫巡擅長的舞蹈、譚俊文擅長的rap,在這首歌里都沒有辦法體現出來。
方隱年擔心地回頭看了莫巡一眼。
沒想到莫巡率先開口說:「就這樣分吧,我沒意見。」
其他人也緊跟著說:「沒意見。」
喬老師欣慰點頭:「好,那我們從第一句開始練,隱年來定調。」
方隱年的音準非常精確。喬老師指揮棒一抬,他溫柔澄澈的嗓音立刻在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