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說著,便給方嬤嬤使了個眼色,很快,方嬤嬤便將顧柔給領了過來。
顧柔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給太后和皇上請了安。
太后便指著顧柔道:「這孩子是貴妃的堂姐,昨個兒進宮給貴妃請安,哀家恰好見了,覺著這孩子懂事很是合眼緣,哀家便想著叫這孩子進宮伺候皇帝你,還給咱們皇家綿延子嗣,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哀家知皇帝你愛重貴妃,可哀家覺著,皇帝莫要因著這份兒愛重,叫天下人覺著貴妃善妒,阻礙了皇家綿延血脈才是。不然,貴妃往後如何面對咱們蕭氏一族的列祖列宗!」
蕭景珣面色平靜,片刻之後卻是笑了,所出口的話卻是帶了幾分冷意:「既是先帝託夢給母后,朕自不敢叫貴妃擔上這罪名,叫天下人以為貴妃善妒。」
「那便依著母后,叫這顧氏進宮侍奉吧。」
聽著蕭景珣應下來,太后面兒上也有了笑意,連忙問道:「那依皇帝看,給顧氏個什麼位分才好?哀家覺著,顧氏到底是貴妃的堂姐,不如給貴妃一個體面,封為柔嬪如何?她們兩姊妹往後也能互相幫襯著些。」
蕭景珣笑道:「母后說笑了,祖宗規矩,豈能初封便為嬪位,再則顧氏初入宮,還要好好學一學規矩,太后既覺著她好,倒也不必叫她從答應做起,封為常在就是了。」
太后還想再說什麼,此時蕭景珣一句祖宗規矩,她也不好再多說了。
「那便依著皇帝你,其實位分不位分的哀家倒不在意,這孩子乖巧懂事,是個規矩的,往後慢慢晉位便是了。」
眾妃嬪都含笑恭喜柔常在。
顧窈坐在那裡,也並未露出一絲不快來。
她在看來,顧柔是自個兒作死,她這般進了宮,未必比她在紹興尋個人家嫁了正正經經當主母好。
眾人恭喜過柔常在,蕭景珣卻是看了坐在那裡的虞妃一眼,出聲道:「太后去皇恩寺替先帝誦經祈福,朕不免掛心些,虞妃侍上勤謹,善體朕心,便跟著太后一併去皇恩寺誦經祈福,替朕盡一份兒孝心吧。」
虞妃臉色一變,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見著虞妃不說話,蕭景珣臉色沉了下來:「怎麼,虞氏你不願替朕分憂,在太后跟前兒盡孝?」
虞妃哪裡敢應下這個罪名,當即就起身,跪在地上道:「臣妾領命,臣妾定會好好孝順太后,替先帝,替皇上每日誦經祈福。」
蕭景珣又陪著太后說了幾句話,便擺駕離開了,離開時還帶著貴妃一併走了。
第163章 作踐
顧府
顧老夫人看著跪在地上的虞氏和容氏,半晌才重重嘆了口氣:「罷了,你們各自有心思,如今事情已成定局,我這老婆子說什麼都無用了。」
容氏心中欣喜,因為自家女兒被皇上封了柔常在,可此時見著婆母這般,心裡頭到底還是生出幾分委屈的。
婆母也太偏心了,都是嫡親的孫女兒,在婆母眼中偏就覺著顧窈比她的柔丫頭要強上許多。如今柔丫頭進宮服侍皇上,於她來說是件天大的喜事,可婆母臉上非但沒有半分喜色,竟還做出這般作態來,沒得潑了她一頭冷水。
「行了,說了這會兒話我也有些乏了,都下去吧。」不等容氏開口,顧老夫人便擺了擺手道。
容氏張了張嘴想說什麼,見著老夫人面色難看,到底是將到嘴邊的話全都咽了下去。她想著如今婆母在氣頭上自是不知道柔丫頭進宮的好處,等過幾日想開了,她再和婆母提關於柔丫頭嫁妝的事情。
雖說柔丫頭進宮只被封了個常在,可怎麼好一點兒東西都不往宮裡頭送,叫她受了委屈。便是不能像尋常的正經主母那樣八抬大轎一百多台嫁妝,好歹也能將那些嫁妝全都換成銀票,給這孩子送進宮裡頭,免得叫她受了委屈。
容氏將此事按捺下來,便起身隨著大嫂虞氏一併告辭離開了老夫人院裡。
出了院裡,容氏微蹙了蹙眉,忍不住道:「婆母也真是的,咱們顧家多了個貴人有什麼不好,柔丫頭如今雖只是個常在,可依著她的好相貌,未必就在宮裡頭出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