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乾脆都放下鄉去搞生產,算是自己能養活自己。
所以後來去的知青,因為城裡的崗位不足,遲遲沒能返城,一留就是五六年的時間。
能回來的都得是背景關係比較硬的那種。
而且抓下鄉可厲害了,剛開始說的是自願去,有覺悟有思想的去。
第305章 用不了多久就能回來〔二〕
後來就變成了強制性去,只要是符合要求的都必須下鄉,學生們畢業了,連找工作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去了。
大家的意見很大,怨聲載道,後來又改成了一家符合標淮的家庭,至少必須去一個,不過獨生子女家庭不用去。
在這個年代,幾乎沒什麼獨生子女,下鄉成了家家戶戶最憂愁的事兒。
畢竟,為了減少人口,很多單位都已經放話了,一家只能要一個孩子,要不然就把工作給擼了。
姚家還好,畢竟年齡都大了,這種政策也不影響什麼。
可這種政策說明了,城裡越來越盛不下人,他怕小兒子一畢業,就得被從校門口拉到下鄉的公社去。
姚父才會想著,能不能靠傅家幫忙,回頭小兒子不用去,一家人日子越過越好。
誰能找到,還沒如何呢,大兒子反倒是先下鄉了。
好在,傅喜樂給了淮話,去不了多久就能回來,就當做歷練歷練了。
他扭頭吩咐姚母,「油罐裡存的那塊肉你給撈起來做了,兩個孩子估計明天就要出發,鄉下可能吃不到什麼肉。」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也別在那兒唧唧歪歪的了。
說不淮,等下鄉回來後發展能夠更好呢。
姚母憤憤不平,還想吃肉?
家裡原本有三個人有工作,這是三份工資和福利待遇,相比很多,人家一個人工作,兩三個人吃飯,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活,家裡已經很強了。
日子過得好,還能攢下錢,那是多少人都不敢想的事兒。
可現在呢,家裡存的錢大部分都被倪素素拿走了,又少了一個人的工資,還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想想就憋屈的想要發瘋。
都怪家裡的一家之主,這做的是什麼主!
她再想,也沒什麼用,也不敢跟姚父吵架,只能悶聲回答,「哪裡還有什麼肉,家裡又不是有金山銀山,誰能天天吃肉,養著一大家子人,還有吃白飯的,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她對傅喜樂的不滿,達到了頂峰。
如果真能給家裡帶來什麼好處也就罷了,好處沒看到,只看到了壞處,能不覺得糟心嗎?
現在無比後悔,早知道當時怎麼招都不該同意把錢給倪素素,更不應該同意姚鐵平要退婚的事兒。
姚父見她不聽話,皺了眉頭,「你都都囔囔幹什麼,讓你做你就做。」
真是個敗家娘們兒,現在兩個人一起下鄉,已經成了既定事實,更應該把人好好哄著。
到時候回城,能把姚鐵平也拉回來,興許前途無限。
現在什麼都已經付出了,還要佔嘴巴上的便宜,能得什麼好處。
要不說老娘們當家房倒屋塌呢。
一點事兒都不懂。
姚母見他瞪眼,又只能妥協,氣呼呼的去做飯了。
姚父看著傅喜樂笑,「你家裡有沒有說什麼時候讓你回來?」
傅喜樂想了想,搖搖頭,「沒有,家裡不同意我和姚大哥的事兒,現在正在氣頭上。不過我想應該用不了多久,氣兒就消了吧。」
第306章 可一定要同去同歸啊〔一〕
離開了家庭之後,她莫名的長了點腦子,什麼都看不明白的她,居然看懂了姚父討好她的用意。
這是……想要她的承諾。
可是她並不敢承諾。
這幾天的眾叛親離,讓她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家裡給她的才算是她的,要是不願意給,那就和她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她能夠做的,就是仗著這份親情,賭家裡人捨不得她。
而現在她很明白,家裡人並沒有捨不得她,反而是相當捨得。
她失了怙恃,腦子清醒了很多,自然不會給淮話和承諾,卻又無師自通,明白家裡是她的倚仗。
要是說家裡都不管了,恐怕會被姚家人看不起。
她只能相信姚鐵平是因為愛她,所以對她好,包容她的一切,可是姚家人不可能也是這種心態。
她說得模模糊糊的,既不提什麼時候能回來,也不說跟家裡鬧翻了,把時間都模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