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紅衣督主建議,「將他們編入君上的軍隊?」
大概是所有君王對別國人的不信任,雲淺然沒有立即同意,只說了看他們的表現。
……
泰安城內依然繁榮似錦,人群熙攘。
時間是最好的淡忘劑,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之前在殷國內掀起了不小的謀反浪潮已經慢慢平息,至少在朝廷的命令和監督下,已經沒有什麼人敢當面議論這件事。
殷國的國情依然是君權為上,貴族為輔。
就連上朝的官員,也大多是貴族出生,被舉薦為官。
也就是說,這個朝代沒有科舉制,而是所有權利流於貴族和皇室的舉薦制。
雲淺然當初知道這個情況後,也不由為原主殺了自己所有兄弟的行為感到大膽,畢竟在這樣大家都推崇自己家族子弟入朝為官的時候,原主直接斷絕了皇室插入朝廷的可能。
這無疑加大了對方管理朝政的難度。
但讓人敬佩的是,就算是以暴戾的手段,原主也將權利把控得極穩,受制於閹人卻不看閹人臉色。
而雲淺然如今操作了一番,整個朝廷上下,至少沒有官員敢心懷賊心。
所以雲淺然暫且不打算廢除舉薦制。
在殷國暴君當政六年,由殷國戰神,武將世家姬家率兵出征,以姜國趁殷國旱災截水斷流為由,征討姜國。
其他兩國,虞國忙於內鬥,衛國視而不見,以為殷國只是給姜國一個教訓,小打小鬧。
卻沒想到,殷國軍隊,三個月破姜國五城。
第十個月直逼姜國國都。
姜國君王親自出城,意圖讓城求和。
卻被殷國將軍斬於馬下,而後立即破姜國都城鄲州。
另外兩國慌了,但沒有一點救助姜國的辦法。
也在同年,殷國君王親自頒布了一條條嚴苛至極的刑法,並下令軍功抵刑,所有犯刑的人,都必須去邊疆殺敵,護送糧草,維護將士飲食。
以此減刑。
百姓在還沒反應過來刑法為何就無意識觸犯,於是不少百姓被官兵帶走,以軍功減刑。
家裡有壯丁者只留一人,其餘全部從軍。
幾乎是那一個月,殷國的軍隊人數上漲一倍,百姓怨聲載道,民生艱難。
私下稱呼殷國君王暴君之名,名副其實。
同年,皇城下令收繳所有百姓的武器,全部熔鑄為農具,百姓家不准有任何兵器,違者罰款高額。
也是同年,皇城下令收繳所有百姓的書籍,全送到皇城,任何百姓都不允許識字讀書,一時貴族大喜。
第二年春,姜國覆滅。
百姓也從當初的不能接受漸漸麻木,被迫接受了殷國嚴苛至極的律法。
而其他兩國,眼睜睜看著才滅亡姜國的殷國軍隊只是小作休整,根本沒有絲毫回國的想法。
兩國百姓戰戰兢兢。
……
「君上!」鳳棄暮遠遠的從勤政殿大門出聲,而後看著君王一直不見好轉蒼白無比的臉色,又放輕了聲音。
這一年來,小君王的身體雖然沒有像良玉診治的那樣衰敗,卻一直沒什麼好轉,時好時壞,臉色白得沒有一點血色。
每每咳嗽都讓人擔心對方會不會突然咳出一口血。
雲淺然慵懶倚靠著龍椅,她低頭看姜國境內傳來的戰報,頭也沒抬的詢問:
「何事?」
冷淡懶散的嗓音喚回鳳棄暮的思緒,他笑眯眯的呈上摺子:
「虞國的事……成了!」
雲淺然動作一頓,不由坐直了身子:
「那個三皇子?登上皇位了?」
當初她收到虞國三皇子的出使的消息,就先一步打聽了對方在虞國的情況。
母妃還是一個沒名沒分的宮女,在皇子中也不怎麼出彩,不受重視,像是一無是處。
但平安活到他那個年紀,就說明對方不簡單了。
所以她又廢了好些暗衛才打聽到對方被掩蓋在平靜表象下的經歷。
只是才看到苗頭,就讓人唏噓不已,也倍感憐惜。
所以雲淺然停止了打探,在三皇子被雲木利用了之後,她跟對方夜談了一晚,威逼利誘,服下毒藥,剛巧對方也恨極自己在虞國內受到的折辱,寧願毀了虞國也不像讓他的那些兄弟們登上皇位。
所以後面兩人極其愉快的定下計劃。
殷國製造出一場混亂的刺殺,以為殷王泄憤為由執行,而三皇子則趁亂逃回虞國。
第512章 攪動風雲的暴君(92)
為了逃得名正言順,回去也有底氣說話,雲淺然讓對方帶走了鳳棄暮送來的鳳國玉璽,至於後面如何利用全靠他的能力。
然後暗中派人幫助對方奪取虞國的皇位,而那長達幾個月的內鬥,就是雲淺然派的人攪亂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z.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