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虓立即部署令李懋、羅鉞向北攻守備最多的北門承天門,李弘、高恕攻南面的萬安門和廣寧門。
李懋和羅鉞帶一萬人馬殺到後,沒想到也幾乎沒遭到抵抗,承天門就拿下了。兩人也沒跟趙虓請示,又一路殺到長德門、宗盛門、成照門、撫遠門,不到一天裡接連五個城門都拿了下來。
李弘和高恕這面雖遇到了些許抵抗,但李弘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以冀王殿下遭受如此不公待遇和莊邈良心愧疚、三萬官軍都於心不忍甘願受降說事,硬是將幾個城門守將給勸得轉了心意。
兩天之內,九門盡歸趙虓控制,順安城自此也被他握在了手中。
第85章 清君側討逆除奸
冀王起兵,順安失守的消息傳到京師,不僅令趙承輔相當震驚,丁泰等人也全然沒有料到。
對於走到兵戎相見這一步,丁泰或許是想過,但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往心裡去過。畢竟前面的削藩實在是太順了,不到一年時間,十四位藩王里有四個被削為庶人流放至邊疆,三位改封至其他封地,一個自斷性命,還有一個瘋了。至於剩下的趙虓、趙豹等,趙虓作為實力最強勁的塞王,卻是只有用稱病來假以拖延,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他的屈服嗎?
可就是這麼一隻屈服了的猛虎,怎麼會突然之間就露出了猙獰的爪牙?
這個問題,趙虓在集結大軍當日已經向朝廷做出了回答。當日裡,冒著料峭春寒,幾萬軍士隊列齊整地在校場上靜靜等待著趙虓為大軍誓師。
北國二月早春晴空萬里,正是一派春和景明。此時間北風稍歇,艷陽高照。趙虓跨在馬上立於大軍最前,披著金鱗鎧甲,陽光照到他身上,整個人金光璀璨,真仿佛天神下凡一般,讓底下的軍士不由都是凝神崇視。
他掃視一眼軍容肅穆的眾將士,心頭湧起無限感懷。
從他第一次披甲上陣,為國效力,到如今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裡他為大靖賣命,傷了一隻眼睛,落下傷痕病痛無數。就是以這樣一副殘軀,倘若朝廷讓他再賣二十年命,再守二三十年邊疆,他也是義不容辭,絕無二話。可就是如此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換來得是什麼呢?放著妻兒熱炕頭的好日子不過,誰願意起兵將刀鋒朝向自己兄弟,賭上一家人的性命,把腦袋懸在褲腰帶上呢?是朝廷把事做絕,是佞臣逼他至此啊!
當年披掛,還是為了國家,為了江山,如今他卻只能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手下這群忠心追隨他的將士們。
他眼含熱淚,飽含激情地對底下高聲道:「我自受封冀北以來,循法守分,恭敬誠懇,二十餘載兢業恪守,為吾大靖鎮守國門。今父皇有疾,不令諸子知之。太孫監國,信任奸回,橫起大禍,屠戮我家。諸王小過便見削奪,未及期年,已削九王。我父皇、母后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續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后土,實所共鑒。祖訓云: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禍迫予躬,實欲求生,不得已也。父皇臥病,兒不能孝,豈不有枉人倫!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鑒予心。」
趙虓這番話一喊完,底下軍士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義憤填膺,紛紛振臂高呼,「討逆除奸,綏邦安國!誓與奸賊勢不兩立!」
山呼海嘯之時,晴空之中忽地一聲天雷震動,緊接著烏雲壓境,所有人都驚在原地。
趙虓立即道:「這冬雷震震,是天應我等!惟以爾等往,清君側之惡,扶國之於危難!」
眾人聽後不由更是熱血沸騰,一個個腰杆兒挺得更直、底氣更足了。心裡頭想著,這老天爺都開口發話了,要令我等奉天令而行,還怕他爺的,跟我們對著幹的都是逆賊,必得而誅之!
在這一番忽悠煽動之下,趙虓手下這四萬大軍連同順安四萬守軍迅速凝聚在一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手頭這一萬來人擴充到八萬餘兵馬,令朝廷大為惶恐,當即削趙虓為庶人,令已經駐兵防守的鄧宗澤圍剿平叛。
丁泰和汪玉事實上並沒有小覷趙虓,也並沒有以為削奪了他的兵權就可以徹底削弱他的勢力,所以才有後來的改藩之策。然而問題就出在改藩前前後後這一出鬧劇上,也出在他們對自己文臣集團軟弱、遲緩、內部人心渙散等弊病的忽視上,更出在他們對軍權及地方政府把控的高估上。
鄧宗澤八萬精兵剛剛啟程,趙虓的所謂「護國軍」第一站便占據了他們南下必經之路棲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