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三日後的晚上就能製作完成。」賀聽瀾打包票道。
「如此甚好。」顧懷仁道,「既然戰車很快就能造出來,不知戚將軍覺得我方才的提議如何,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嗯?什麼提議?
賀聽瀾見戚時鋒和顧懷仁專注於研究軍情,並沒有避諱自己的意思,便十分不客氣地找了個位子坐下來,開始聽大家討論軍情。
「這辦法若是成功了當然好,只不過,實際行動起來風險也極高。」戚時鋒面色凝重地說道。
「再者說,這對關內百姓也十分不利,萬一混進去的細作傷害百姓怎麼辦?」
「不如派人暗中監管他們?」顧懷仁提議道,「他們能派多少細作?咱們這麼多人難道還看不過來嗎?」
二人一來一回地爭論著,賀聽瀾從對話中拼湊出了來龍去脈。
「顧大將軍是打算故意放出我軍式微的消息,然後吸引北疆士兵攻關,趁機用連環炮弩把他們都轟了?」賀聽瀾好奇地問道。
「賀技正也有此意?」顧懷仁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賀聽瀾點點頭,「這個辦法確實可行,不過戚將軍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既然擔心無辜百姓會被牽連,不如就借著最近多發疫病,官府集體為大家看診為由,把百姓們全都轉移到雲澤城外,給北疆細作製造一個假象?」
此言一出,帳內眾將領紛紛沉思起來。
戚時鋒從主位上起身,對賀聽瀾道:「願聞其詳。」
第182章
這天一早, 整個寧遠郡的米商和鄉紳們都受邀來到郡治的宴客廳。
在傅彥表達了希望大家可以給靖北軍捐糧的意思之後,眾人七嘴八舌地開始抱怨起來。
「傅員外郎,您來得晚,可能還不知道吧?一個月前郡守大人就已經跟我們商量過了。這前線戰事吃緊, 我們自然也著急, 也想幫點忙, 但實在是沒辦法啊!」一名胖胖的米商說道。
「今年收成本就不好, 糧價高, 若是捐了出去會大大影響到我們的生意。」
「是啊, 我們也需要儲糧過冬, 佃戶們的工錢得付, 還有一大家子要養,自己也難保生計啊。」錢員外也附和道。
傅彥耐心地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為自己開脫,不禁想笑。
「聽諸位的意思,過去這一年也挺不容易啊?」
商人們以為傅彥這是體諒他們了,連忙繼續說道:「是啊大人, 我等並非是不願捐糧, 只是這糧食供應自有其市場規律。若是我們隨意撥出糧食, 破壞了市場均衡,恐怕會引發米價暴漲。」
「屆時糧食價格失控,百姓無糧可買,勢必會引發民間怨聲載道,甚至會影響整個寧遠郡的經濟運轉。若是到了那樣的地步,豈不是弄巧成拙嗎?」
盛家少主盛安業也站出來,對傅彥恭敬一禮道:「正是如此。我等今年秋收依然減少,再捐糧必定會導致自家庫存不足。若是再逢天災,整個郡恐怕都要陷入險境。此事非小, 望大人三思!」
有了盛安業的這番話,其餘商人和鄉紳便更加有底氣,紛紛擺出一副深謀遠慮的姿態,長篇大論起來,用複雜的市場理論把自身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
傅彥沒有說什麼,只是神色平靜地看著眾人,未有一絲慌亂。
等到大家說得差不多了,傅彥這才微笑著詢問道:「大家都說完了?」
商人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原本還以為這位傅員外郎會和其他從金陵城來的官員一樣,稍有不聽從他的就會大發雷霆。
卻不想是個性格溫和平靜的。
傅彥沉吟片刻,微笑著開口說道:「方才聽諸位一番高談闊論,本官倒是學到了不少道理。既然諸位都精通於市集買賣,那我倒有些問題想請教諸位。」
眾人不知道傅彥要幹什麼,只得拱手一禮道:「大人請講。」
傅彥微微抬手,語氣不緊不慢道:「諸位方才言道,調撥糧食會導致米價暴漲,百姓們買不起糧。但據本官所知,寧遠郡的糧價一直都由各位壟斷控制,無論漲跌,都是諸位說了算。」
「既然如此,米價暴漲的真正原因難道不是各位趁機抬高價格所致嗎?致使百姓買不起糧的,究竟是市場,還是諸位呢?」
盛安業臉色一僵,強擠出一個笑容解釋道:「大人莫要生氣,這不過是供需決定的結果,我們也沒辦法啊。」
「供需?」傅彥冷笑一聲,「駐守在赤嶺關的戰士們都快要餓得啃樹皮了,寧遠郡內卻糧倉堆滿,每石粟米的價格翻了三倍。難道這也是供需的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