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
這個名詞划過腦海之時,徐清麥的心微微一沉。這的確是需要慎重對待的疫病。
當時,她曾經與孫思邈討論過歷史上一些流行性疫病的情況。在傳統醫學的認知里,他們記載並確診過的病例是「癘病」、「痢疾」、「傷寒」以及「痘瘡」。
從孫思邈描述的病情症狀來看,徐清麥判斷癘病對應的應該是後世的麻風病,而痢疾依然被叫做痢疾,傷寒她不甚了解,而痘瘡應該就是鼎鼎大名的天花。
人類歷史上唯一消滅成功的病毒。
在中國歷史上,也曾掀起一陣陣的腥風血雨。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後,傳統醫學得到了很大發展的清朝,皇室中人依然聞之色變,並且影響了康熙的上位,可見其威力。
「老道看過葛洪的醫書,他在裡面寫了痘瘡的由來。」當時,孫思邈對她道,「相傳是漢光武帝時期,他派遣名將馬援南下平叛,在交趾一帶大敗敵軍,但俘虜的身上卻生了痘瘡,結果傳至軍中,導致漢軍死傷過半。而痘瘡一症也由此傳入中原。」
徐清麥表示理解,傳染病的流行本來就是隨著人口的往來交流而傳播,戰爭是極其重要的方式。
孫思邈還認為在三國時期的大瘟疫中,同樣有痘瘡的影子。
也是通過他,徐清麥對那段歷史很感興趣,還特地在太醫院查看了一些典籍和史書,才了解到原來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大瘟疫流行了一百多年之久——當然,它們並不是持續百年,而是斷斷續續。比如漢桓帝時期就有記載三次,漢靈帝時期有記載的是五次。
加上戰亂和饑荒影響,全國的人口從原來的五千多萬變成最後的五百多萬!
徐清麥懷疑,瘟疫和饑荒在這裡的作用是大於戰亂的。
「十室九空」,她當時看著史書上的這個詞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因為這樣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大唐重現。
所以,聽到是天花之後,徐清麥懷著沉甸甸的心情去到了巢明那兒。
大家紛紛落座。
姚菩提首先問道:「確定了是痘瘡嗎?」
巢明頷首:「師弟在那兒,是他派人送回來的消息。」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瞬,既然是錢瀏陽確診的,那大概率是不會有錯了。
徐清麥問:「太醫令,那接下來咱們要怎麼做?」
巢明:「這正是我召集諸位的緣由。痘瘡,決不能由悲田院傳到長安城中。」
姚菩提與其他兩位太醫監對望一眼,他們都知道這件事的輕重——很容易就會給到朝中反對派們一個絕好的藉口。
徐清麥提出不同看法:「但若是城中早有蔓延呢?相反,我認為悲田院需要在此時承擔起作為公立醫院……朝廷醫療機構需要承擔起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