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衡啞然失笑:「並不是讓你們賣,而是想讓你看看能不能找匠人來仿製出來?這件也不過是我偶然所得,我只知道是由山羊身上的絨毛捻成的紗線,最後再由一種特殊的織法做成的。但具體如何捻……」
他卻也是不知道的。
掌柜垂下雙肩,明顯有些失望。不過他很快振奮起精神來。
山羊絨毛?
「這東西我們草原上卻是不缺的……」他凝神回想,「是啊,剛出生不久的小山羊,絨毛最是細膩。不過現在並不是剪羊毛的時候。」
這麼冷,羊們沒有那一層毛是會死的。它們可是牧民家中的重要財產。
每年的四五月和九十月才是割羊毛的好時機。
掌柜笑道:「那時候的草原上可熱鬧了,各地的商販們都來了,有販羊和馬的,也有販羊毛的。雲中的羊毛卻是有名的,即便是高昌、大食那邊也會有商販過來。」
周自衡自然知道,他問道:「現在庫房裡沒有羊毛嗎?」
「有倒是有,但都是一些剩下來的粗糙次貨,恐怕入不了郎中的眼。」
周自衡反倒高興:「無妨,正好拿它們來試試,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
百分百羊毛紗線也是可以做到很柔軟的,如果實在是有些扎的話那不妨穿在裡衣和外衣中間,只要保暖就行。
就這樣,周自衡的「羊毛計劃」開始拉開了序幕。
他倒是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在這個上面,而是給了掌柜一筆經費,讓他選了幾個擅長於處理羊毛的匠人們慢慢研究,也不限時間。
他自己對毛紡也是沒什麼概念的,但後世時自家公司有個項目是與內蒙那邊的牧草行業合作,在草原考察牧草的時候曾經見到過他們割羊毛,也去了羊毛廠看過,算是了解個皮毛。
當然,那些工業化的過程和步驟現在沒法用,只能用純手工。
在參觀了匠人們處理羊毛的過程後,周自衡也慢慢的回想起來一兩個畫面,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不用針梳?得用針梳將粗糙的雜毛給梳下來吧?」
他對針梳印象深刻,因為很像給家裡養的貓梳毛的東西。
匠人疑惑問道:「敢問郎中,何為針梳?」
周自衡沉默了一瞬:……看來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那就是要先從工具開始從頭做起。
他立刻又找了鐵匠和木匠來做針梳。
李崇義跟著他折騰,既佩服他的行動力,又有些不解:「為何要做這樣的事情?既然要做,當然要選值得信任的人來做。否則,待到明年,整個草原便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