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繁瑣,但並不困難,只是需要時間,西門卿給定的進度,是明年三月底、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滄州分田工作。
而眼下年節將至,西門卿決定先放個小假,都安安心心過個年。
第99章 邊境四寨
◎柴進逃跑◎
在放年假之前, 西門卿以滄州知州的身份,先往滄州北邊邊界的四個邊寨——泥沽寨、雙崗寨、三女寨和小南河寨,各送去了糧草五萬、食鹽三千、布匹三千和白銀一萬兩。
名曰:犒勞兵士並年節慰問。
一般來說, 北宋是路、州、縣的三級行政編制,滄州就隸屬河北東路。
而滄州下轄清池縣、鹽山縣、南皮縣、慶雲縣和橫海軍。這其中, 還有一類特殊的存在——邊寨。
在《宋史·兵志》中對此也有所記載, 邊寨『以州縣籍稅戶充, 或自溪洞歸投, 分隸邊砦(邊寨),習山川道路,遇蠻入寇,遣使襲討』。
這種邊境地區的寨子, 是『關城堡寨』中的軍事關寨, 有抵禦敵軍之職。
比較出名的, 有文藝作品中穆桂英所在的穆柯寨, 就是虛構的南北宋時期的邊寨。
鹽軍攻取了滄州的四縣一軍, 但對北邊的四寨卻一直未曾採取行動,在將滄州其餘地方都基本梳理接管完畢後,才趕在年節之前送去犒勞慰問。
若說地方駐軍廂軍的待遇苛刻, 那麼邊寨則更甚。
邊寨中的寨民是州縣稅戶和歸降異族組成, 大戰時邊寨便成前線戰場,寨民頂在最前, 休戰時又是小股賊兵劫掠的去處、攔路石。
淮海平原上的北部邊寨, 又沒有西北抵禦西夏的西北邊寨受朝廷看重,滄州四寨都沒有軍隊駐守, 待遇與尋常村落並無多大不同。
西門卿在看到州衙的相關文書之後, 就知道想要收服這四個邊寨不會難, 因此才擱置稍緩。
如今隨著犒勞慰問品而去的,還有寫給每個寨主的一封書信。
大意是:
「以前朝廷輕忽邊寨,未曾做到供應兵械、糧草、兵員以助邊寨守衛邊疆之責,今後本知州將重新整編四個邊寨,派駐守軍,提供兵械,發放糧餉。盼以後我們共守邊疆。」
滄州幅員並不多廣闊,又地處平原,南北跑馬也就一二日功夫可達。
從中偏北部的清池縣,將糧草、食鹽、布匹和銀兩的犒勞慰問品,以及西門卿的書信運送到北邊的四個邊寨,也只花了三日。
之前西門卿預料到北邊四寨不難收服,卻沒想到會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