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經過關於東南方臘義軍的那一番談論之後,應該是消除了知州的最後疑慮,認可了他的心性,獲得了全然的信任。
就連加亮先生,也在經過那一次後,對他消除了一些隔閡,卸下了一些防備。
陳喻義心思陡然澄明,胸中激盪不休,卻只能口道領命:
「知州信重,學生莫敢推辭!唯有承諾一定投入十分精神,在棣州整頓治理之中,並為接手齊州民政雜務而早做準備!」
吳用:「年輕人精力旺盛,自當勤勉承擔!」
話語間剩餘幾分促狹。
西門卿也笑顏附和:「加亮先生所言甚是。」
陳喻義:「……學生謹記教誨。」
文臣間隔閡盡去,武將也都各得表現的機會。
但總體說來,鹽軍其實還是缺乏人才。
鹽軍中的文人,最頂用的就只有出自水滸的吳用,以及從原創土著中發掘的陳喻義。其餘都是公審權奸後剩下的三瓜兩棗,沒有棟樑大才,勉強能做小官小吏。
也有白身文士投效,可依舊補不上人才缺口。
這般相比之下,武將的缺口就顯得沒那麼大了。
林沖,牛皋,武松,阮小二,雲理守,衛江,魯智深……等,甚至西門知州本人,都有攻城略地之勇,就目前來說,勉強也夠用了。
但著眼長遠,西門卿就不滿足了,將才多多益善,帥才求之不得。
孬種皇帝之下,必伴有絕世文臣武將。這一點,在兩宋時又表現得格外明顯。
趙家人多數孬種,但卻有岳飛、宗澤、李綱、牛皋等絕世將才能臣。
而眼下牛皋是在手了,但誰又能拒絕古代歷史上、最後的軍神岳武穆呢?
西門卿心中嘆惋,可是如今的岳飛,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啊。
小名系統:[導遊,你居然肖想將岳飛收作小弟?這也就比穿到戰國時期,妄圖將秦始皇收作小弟,好上那麼一點了。]
西門卿:[在小名眼中,我是那種普信男嗎?]
西門卿並不例外,他對歷史名人也懷著憧憬,只是不太強烈。好比對梁山好漢們,其中至少有半數之多,他都心中無感或存著惡感。
但那可是岳飛啊!
即便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中,他也只最憧憬秦始皇,但對岳飛,他實在是好感拉滿!
……
可要不怎麼說世事奇妙呢?
西門卿以為,十六歲的少年岳飛,還會在相州再呆上四年,然後在二十歲時來河北應募御遼『敢戰士』。
二十六歲時得遇宗澤,開啟他驚艷青史的軍神之路。
此世蝴蝶翅膀扇過,岳飛的未來或許不同,但也必會驚才絕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