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他沒寫過這條。
劉備命他和季汐、龐統、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人一起制定《蜀科》,已經完稿。
他確定裡面沒有這條。
季汐也確定裡面沒有這條,許是有人偷偷加上了沒有告訴他和諸葛亮?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要給看正版的寶寶們最好的閱讀體驗,這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每一位支持正版的小天使~~
第44章
書郵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辦事十分的認真。
換做別人就不會這麼耐心的解釋。
「我是益州太守。」諸葛亮展示了能證明自己身份的印信,「我參與過《蜀科》的制定,能夠確定裡面沒有你說的這條。」
書郵確認了諸葛亮的身份,躬身行禮道:「拜見太守。」
他說話的聲音有點顫抖。
「拜見太守。」書郵叫來的幾個人也紛紛行禮,一個個都惶恐不安。
他們好像得罪了大人物。
諸葛亮對書郵說道:「你隨我們去官寺一趟,有些話要問你。」
書郵恭敬地應道:「是。」
他趁諸葛亮轉身離去的時候,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不知是熱的,還是緊張的。
先前還是他要將這二人抓去邀功,現在倒轉過來了。
真是風水輪流轉。
季汐見諸葛亮已經表明了身份,就沒有湊熱鬧似的也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乖巧地跟在諸葛亮身後。
出了這樣的事,信肯定是暫時寄不成了。
諸葛亮和季汐帶著書郵去了官寺,徹查是誰下達的命令,又是誰偷偷篡改的律法。
查出來了必須嚴懲。
書郵到了官寺才知曉,跟在益州太守身後比他還要年少幾歲的人也是參與制定《蜀科》的人之一。
一下子得罪了兩位大人物,額頭冒出的汗更多了。
諸葛亮讓人把《蜀科》拿了過來。
只見「不准給曹魏、孫吳的官員寄信」這條,記在了書簡的末尾,像是偷偷加上去的。
季汐也來寄信了。
這事肯定和季汐無關,那就是其他人偷偷加上的了。
叫他們過來一問便知。
諸葛亮把其他參與制定《蜀科》的人都喊了過來。
龐統、法正等人都來了。
參與制定《蜀科》的一共有八個人,除去他和季汐,龐統、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人都說不是自己乾的。
那就是剩下的那個人幹的了。
那人毫無隱瞞地承認了:「定稿後我突然想到了這條,就給加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