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諸葛亮被對方無所謂的態度給氣著了,說道:「劉將軍是讓我們八個人一起參與制定,你怎麼能私自添加條例而不與我們說明?」
他若是知道,就會把這一條划去。
私自添加條例的人為了掩飾自己犯的錯誤,靈機一動,想到了轉移話題的理由。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他理直氣壯地道:「你二人給曹魏的官員寄信做什麼?一個給徐庶寫信,一個給曹植寫信,莫非是想通敵?」
這話讓諸葛亮更加生氣了,怒道:「你血口噴人。」
書郵見他們吵起來了,瑟瑟發抖。
其他人見狀,說道:「這事還是請劉將軍來定奪吧。」
諸葛亮同意了。
一行人去找劉備主持公道,書郵作為人證也在其中。
書郵不緊張了,隱隱有些興奮。
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和這麼多的大人物走在一起。
劉備得知此事,哭笑不得。
私自添加條例的人不與其他人商量,肯定是不對的。
劉備處置了這人。
也沒怎麼樣,只是將這人除名而已,所以參與制定《蜀科》的一共就只有七個人了。
書郵也是奉命行事。
劉備並沒有懲罰書郵,讓其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工作。
書郵帶著劫後餘生的心情退下了。
當然,季汐和諸葛亮要寄出去的信,也被他帶走了。
這些是要寄出去的。
「不准給曹魏、孫吳的官員寄信」這條欠妥當,確實不該收錄到律法中。
劉備親自將這條劃掉了。
他自己就有和曹魏、孫吳的官員,甚至是和曹操和孫權通信。
難道他也通敵不成?
事情處理完畢,其他人都走了,劉備將諸葛亮和季汐兩人留下了。
龐統見狀,走的時候都在偷笑。
季汐有些慶幸在寄信的時候遇到了同樣是給曹魏官員寄信的諸葛亮,這個時候就有個伴了。
諸葛亮也是這麼想的。
徐庶雖然家裡蹲,但也是曹操的幕僚,諸葛亮被劉備留下真不冤。
季汐給曹植寫信就更不冤了。
劉備想起剛才的事差點就笑出了聲,看著諸葛亮和季汐說道:「你們兩個能耐啊,差點被人當成細作抓了,自己說說是怎麼回事?」
天知道他憋笑憋的有多辛苦。
諸葛亮和季汐此時就像是一起被教導主任留下訓話的學生,有種難兄難弟的感覺。
而劉備就像是抓到兩個熊孩子的教導主任。
劉備比諸葛亮大了二十歲,比季汐大了三十三歲,用教導主任來形容最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