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曹操的人闖進宮,他才知道。
原來是伏皇后十四年前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暴露了。
說夢話的病得治。
伏皇后沒有治病的機會了,她自己和她兒子,以及家族百餘口人都死在了這次的事件當中。
皇帝的兒子曹操想殺就殺。
劉備是漢室宗親,聽聞這件事,當即和曹操翻臉、解除了盟約。
劉備占著理,曹操也不能說什麼。
曹操絲毫沒有懷疑劉備已經和孫權約好了共同對付他,伏皇后的事情只是劉備撕毀盟約的藉口。
這時曹操想到了一個問題。
劉備都稱漢中王了,他還只是個魏公,身份比劉備低,這怎麼能行?
曹操想要稱王,於是故技重施。
董昭得了曹操授意,聯絡大臣聯名建議曹操稱王。
這回沒有荀彧出來反對了。
但曹操稱王的事情遭到了大漢忠臣的反對,紛紛發動叛亂。
為啥劉備稱王,大漢忠臣不反對?
劉備姓劉,是漢室宗親,稱王符合祖制,你曹操姓什麼?
非劉姓不能稱王。
以吉本、耿紀為代表的大漢忠臣聚在一起密謀發動叛亂,商議趁夜攻打許昌。
但是第二天一早就被鎮壓了。
雖然叛亂很快就被鎮壓了,但曹操還是大為震動。
家門口都有人敢造反。
這時,關羽留王基、趙雲守南郡,親率三萬大軍乘船北上,進攻樊城。
諸葛亮依舊負責後勤。
像在益州時一樣,給前線的軍隊運輸糧草、物資,責任重大。
要奪襄陽,得先攻下附近的樊城。
襄陽、樊城以北是南陽平地,一馬平川,對騎兵十分有利。
那麼問題來了,關羽缺騎兵。
這難不倒關羽,要知道關羽的防禦能力是十分強的。
他擺了個防禦陣,輕鬆擊敗騎兵。
頓時樊城危急,曹操派于禁領三萬兵馬去支援樊城。
襄樊之戰提前了五年。
這一年天氣晴朗,沒有暴雨,不可能像五年後那樣發生洪災。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關羽放水,利用山洪把于禁的軍隊逼到了一小塊高地上。
于禁手上有三萬精兵。
但是沒用,這三萬精兵都是旱鴨子,怕水,看到關羽乘船來攻直接就投降了。
曹操得知後急得團團轉。
襄陽和樊城不能丟,丟了這兩個地方他很可能就會全面潰敗。
此時他想到了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