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他和劉備聯盟奪回了皖城,孫權肯定對劉備有意見。
正好和孫權聯盟。
曹操寫了封信給孫權,代表朝廷承認孫權在東吳的割據地位,條件便是請求孫權出兵對付關羽。
孫權看到了曹操的信,頓時放棄了攻打皖城。
曹操給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而且現在選擇偷襲南郡,肯定能讓關羽措手不及,可以一舉拿下南郡。
誰能想到他會在這時背棄盟約呢?
他要的是荊州,與其相信劉備的承諾,還不如自己把荊州給打下來。
最主要的是,他打不過曹操。
皖城一戰敗的太慘了,對曹操已經有了恐懼的心理。
萬一皖城攻不下來怎麼辦?
孫權寫信告訴曹操自己會攻打南郡,請曹操千萬不要將這事告訴關羽。
曹操收到信立馬就把孫權賣了。
關羽若是得知孫權會攻打南郡的消息,肯定要回去救南郡的。
樊城的危機不就解除了嗎?
曹操並不全然相信孫權,在與孫權合作的同時,將兗州、豫州的駐軍,甚至是駐守合肥、皖城的兵力全部調往襄陽。
襄陽城他是一定要守住的。
關羽收到曹操的密信,再難以置信也只能按照原計劃火速撤軍支援南郡。
他這次攻打襄樊只是佯攻。
主要目的不是奪取襄樊,而是試探孫權會不會背棄盟約。
沒想到孫權真能幹出這樣的事來。
他不由得佩服季汐料事如神,只能願賭服輸,聽從季汐的建議「見好就收」。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兵力太少。
漢中的兵不能動,益州的兵諸葛亮調來守南郡了。
南郡的兵孤軍深入攻打襄樊。
如果占領了襄陽城,需要一鼓作氣向宛城和洛陽進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曹操,全面接手曹操的勢力。
但是這是一支孤軍,很難做到。
那麼就只能在襄陽城防守了,可是防守也不是好的選擇。
孫權還在呢。
這種情況下就是攻下了襄樊,儘管襄陽城易守難攻,也是難以守住的。
原本只有漢中、南郡兩道防線。
攻下襄陽後,劉備抵禦曹操的地方就從南郡變成了襄陽。
孫權又對南郡虎視眈眈。
所以防線變成了三條,漢中、襄陽、南郡,三道防線一道都不能崩。
兵力分散,要守住有很大的難度。
孫權萬萬沒有想到關羽會回來的這麼快,肯定是曹操泄密了。
但凡是他領兵,基本上就沒勝過。
孫權被關羽像趕鴨子一樣攆了回去,沒有討到任何好處不說還吃了敗仗。
曹操的兵力都調到襄陽去了。
孫權回到建業後派呂蒙率兵趁虛攻打皖城,成功將皖城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