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人中,除了與謝無熾同屬的新政官員,還有先前在流水庵時一起吃飯那群國子監的學生:「謝御史,金麟豈是池中物,當日在世子府,早看出謝御史有不凡之貌!」
這群人十分高興:「國難當頭,竟然有人奮不顧身,推行新政,為民請命,真是大快人心啊!」
「蘭台控鶴,謝御史,有了你,大景的積弊興許能一掃而空,國家中興有望!」
「我們都做了詩贈你!其中不少詩詞,早已流傳東都了。」
「……」
果不其然,時書左右張望,竟然有不少百姓沿途相送。
謝無熾對於眾人一向平和處之,話里應和。贊成新政的朝廷官員,許多人都下著帖子。世子也來了,拍他肩膀說笑,不日他將封為王爺。
謝無熾:「多謝。酒就不喝了,怕耽誤事情。」
天氣越來越熱,車隊急著趕路到下一個驛站,謝無熾不再停車答謝,只點頭致意趕路,直到眼前來了位仆童:「謝御史,我家老爺相邀一杯。」
謝無熾眉頭思索,左右一望:「現在走到哪兒了?」
「素有『灞橋』之稱的藍橋。」
「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又去了?時書擦著汗水,眼見謝無熾走向河流旁的小亭子,一個穿斕衫戴方巾的文人背影,信手倒茶。
時書跟著走近,站樹底下陰涼處,謝無熾進了亭子後,臉轉過來,清淡的中年人,溫文爾雅,一身青色的長袍倒映湖光山色,給人以溫潤如玉之感。
時書眼皮一抬,這人竟是當朝宰相傅溫!
謝無熾便要行禮:「傅相。」
傅溫攔住了他:「你攜皇命出京,不必拘禮了。天氣酷熱,喝茶。」
謝無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你此去為陛下做事,為大景的江山社稷做事,為了天下黎民,擔子很重。老夫年紀大時有腿疾,這杯茶便代酒,祝你一路順風。」
「多謝傅相。」
「去吧去吧。」
謝無熾再喝茶,閒聊幾句,行禮後離開了驛亭。
車隊篤篤,過藍橋而去。
時書坐馬車中,回頭看離去的中年人:「這個傅溫來做什麼?」
謝無熾拿了把扇子,分開搖了搖:「他得表個態度給皇上看,十年前新政官員被殺盡,他作為反對一黨得勢,十年後陛下重啟新政,他必須來給皇帝的『意志』送行,以示忠誠。」
車隊過了藍橋,果然,不再有人設宴。
時書扇著風:「原來如此,我以為他和新學派人,特意來支持你的。」
謝無熾:「新政如果成功是大功一件,新政派人會得勢,他不橫加阻撓已經是好事,怎麼會支持。」
黨爭,權勢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