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實在是狂妄!
林同知聞言,撿起了周知府丟下來的摺子,看完之後也是搖頭,上次的賑災糧風頭已經出的太過了,如今還不知道收斂鋒芒,到時候可是要吃大虧的呀!
看完這道摺子後,林同知見剛剛舉薦的摺子下面還有一封同時送來的摺子,心下好奇,不知道那秦修文還有什麼狂悖之言,忍不住將其打開看了起來。
沒想到這一看,就看入了神,等到翻到了最末,才急急忙忙將摺子呈給了周邦彥:「大人,還請看一看秦縣令這道摺子!」
林同知的座師就是周邦彥的父親,如今給周邦彥做屬官,可謂是其左膀右臂,再加上此人在庶務上頗有才能,很是得周邦彥的信賴。
周邦彥剛剛在喝茶平氣,知道還是秦修文的摺子,聞言沒好氣地接過,結果看完之後,忍不住拍案而起:「好!好!好策!好策啊!」
秦修文在摺子里寫了預備在衛輝至新鄉段重建碼頭,光這個當然吸引不了周邦彥什麼,實在是秦修文裡面所寫的每一道條文細細展開都有妙處。
現如今的碼頭就是停泊靠岸卸貨裝船,說好聽點是一片繁華景象,說難聽點就是缺乏管理、混亂不堪,但是在秦修文的規劃中,碼頭是可以分區而建,將碼頭設施重新分類,泊位按照船的裝載數劃分指定停泊區域,碼頭分為貨物區和乘客區,貨物區供貨船裝卸,乘客區讓坐船客人通行;同時他還提到了靠泊設施的改建、堤防的加固,護舷設施的安置,每一點、每一條都言之有物,條理分明,只要照著這個摺子派遣可靠的人去實施,就沒有不成的。
這也就罷了,建成了雖然算是周邦彥的一個功績,但是更多的是福澤後人,自己離任之後就關係不大了,尚且還沒有完全打動周邦彥,可妙就妙在後面的倉庫設立上。
倉庫隨處可見,原本的衛輝碼頭處也有一些倉庫,但是基本上都是官家的,用來運送糧食為主,也有少量本地人的私人倉庫,有在衛河上做生意的,為了方便,便在碼頭不遠處設立倉庫,接收來往貨物。像其他的客商,一般貨物上船後最多就是停靠此處,進行一些吃穿用度的補給,等到補給完成之後再起錨去往目的地。
但是秦修文說的設立沿岸倉庫大有深意。
這些倉庫一旦建成,並不和漕運的糧倉功能相重合,相反,它的主要對象是南來北往的客商,倉庫只以極為低廉的租金租給客商們使用,因為衛輝的地勢之故,它是南來北往的要道,在衛輝租下倉庫後,後續衛輝可以提供車馬隊伍也可以提供船運隊伍來幫助客商們運貨,收取搬卸和運輸的錢。
如同秦修文在摺子中所言,這樣一來,客商們可以將貨品存儲在衛輝,再由衛輝輻射全國,貨運之昌隆、物品之繁茂,將在整個衛輝顯現。
周邦彥不是不通庶務的那等官員,相反,在他讀書考科舉之時,就已經接觸家中的一些核心事物,很是知道一些家中鋪子的運作、掌柜的管理,所以瞬間也讀懂了秦修文摺子中隱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