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石飛羽,當他知道秦修文取得的勝利後,簡直是激動地渾身發抖,這幾日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下,好端端的一個京城才子,生生折磨的自己鬍子拉碴、眼眶凹陷,心中自責內疚擔憂,最終在知道秦修文順利班師回朝的時候,欣喜若狂的同時才真正放下一顆心。
石飛羽立於高台之上,大聲宣讀秦修文的這次功績,原本還有些漫不經心的臣子,等到聽完石飛羽所念的奏摺後,也都沉寂無聲了。
雖然派出去的兵馬很少,可是能將五千人一個不少帶回來,這實在是有些聳人聽聞了。
誰聽說過打仗不死人的?別說打仗死人了,這年頭就是行軍路途中死掉幾個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長途跋涉,體質不好的時候就容易生病,底層的士兵缺醫少藥是常態,莫名其妙一命嗚呼也是常態。
古往今來這麼多戰役,有誰聽過能派出去五千人,回來還是五千人的事情?
這太匪夷所思了。
該不會是作假吧?
甚至就連內閣中的幾個大臣都皺起了眉頭,當時他們得到的消息是大明勝利了,但是更加具體的信息,卻是秦修文等人以密折的形式上呈給了萬曆,所以就連他們也是在此時才知道其中細節。
都是在朝堂中老謀深算的老狐狸,謊報軍情、戰績作假的事情從來不少見。
自嘉靖之後,朝廷對於軍隊中立功勞者的獎賞是一顆首級二十兩銀子。
這對許多窮苦百姓來講,已經是個了不得的天文數字獎勵了,朝廷也認為通過首級確認獎勵金額十分公平,也更好確認,但是皇帝卻不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就申時行知道的,就有將領「買功」和「冒功」。
「買功」很好理解,就是原本是底下兵士取得的首級,通過將領的身份進行強取豪奪,將功勞放在自己的身上,從中大撈特撈。
這樣的事情一多,就導致底層的士兵再在戰場上作戰的時候,就不願意奮力搏殺了,畢竟自己拿命換回來的功勳可能也只是為他人作嫁衣。
這是致使大明後期軍隊戰鬥力一再減弱的根本原因之一。
對於這種「買功」,申時行作為首輔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對「冒功」之事,就是喜歡大事化小的申時行也忍不了,實在是太過喪心病狂了!
底下兵士不願意拼命,許多軍用裝備都被上層軍官貪腐掉了,明軍戰力下降,而蒙古人個個兵強馬壯、來去如風,明軍根本拼不過,每每一遇到就是潰敗而逃,次數多了,朝廷要向軍官問責,這些軍官也撈不到任何好處。
可是蒙古人難殺,想殺一個蒙古重騎兵,可能要犧牲掉幾個明軍兵士,於是這些軍官又想出來一個新的主意,殺良冒功!
簡而言之,就是殺邊境地區的百姓,割了他們的人頭,再買通核驗之人,謊報戰績,從朝廷中騙取大額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