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比平時大了一圈,應該是臉腫脹的原因,眼皮也發腫,有些睜不開,目光中透著疲憊與謹慎。
原本老太太只打算隔著一道門縫和她對話的,但是陶梔子卻敏銳察覺到她臉側的淤青,便立刻出聲問道。
「出什麼事了,是誰打的你?」
老太太沒有回答。
「是他嗎,你告訴我。」陶梔子陡然拔高音量,手指向陳友維居住的方向。
「他是不是察覺到什麼了?」
陶梔子心下一沉,很是自責,總覺得是自己和老太太的交往讓她無辜受牽連。
老太太搖搖頭,手中沒有拿紙筆,似乎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他為什麼打你?」她憂心忡忡地壓低聲音問道。
老太太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無奈之下,找來了紙筆,一筆一划寫下:「他以為我想偷掛毯。」
陶梔子立刻頓悟,便知道老太太早已把她那些描述陳友維的話聽進去了,沉著語氣問道:「姐,這事情不關你的事,你不要試圖去自己查找什麼真相,到頭來會被牽連……」
「
掛毯有問題,他也有問題,我不想沉默。」
「難得你有這樣的正義感……」陶梔子想到那些欺負和嘲笑老太太的聲音,心中頗有感慨。
那些將她打倒在地的欺辱她的人,有幾個有她遮掩勇氣。
她立刻話鋒一轉,直戳重點,「你說他有問題,你是不是察覺到什麼了?」
「他的屋裡響起過異常響動。」
「響動?」不是陶梔子故意想進行有罪推論,但是在她的視角下,陳友維作案的可能性並不小。
但是現在不比同十年前,他當時在遠郊修築的「樂園」幾乎是藏在人跡罕至的山谷內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有著充分的作案地理優勢。
現在她雖然沒參觀過陳友維的住所,但是既然是同一層,大概和老太太差不多是兩間屋子,加一個做飯用的陽台,很是狹窄,而且隔音不好。
這並不是一個優選的作案場所。
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如果說十二年前他綁架那些孩子是為了給她作伴,那如今,他的動機是什麼,那小男孩幾乎和他沒有任何交集,而且家長也沒有收到任何勒索信,而且現在人口販賣嚴打,孩子被拐賣的例子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常見。
那麼,回到那個最關鍵的問題——他會有什麼動機。
因為他不可能平白無故去犯罪,不管是滿足自己的虐待動機,還是想報復社會,或者是謀財,這都可以成為動機。
還有今天那句讓人不寒而慄的話「你超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