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說服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靜,並且繼續去觀察屋內的細節,直到看到視線正前方,隱隱有微弱的光正在閃爍。
用肉眼難以分辨之際,她打開了手機的攝像頭,試圖藉助電子設備來驗明那微弱的光點。
她舉起手機,將攝像頭對準小孔,調整焦距,但是手機的鏡頭功能有限,對那微光感知力較低。
一旁的老太太已經走到她身後,冷靜地寫下:「打開夜視增強。」
其實比起室內的景象,老太太在此刻呈現出的模樣才是更讓陶梔子感到意外的。
這種模式能夠更好地捕捉低光環境下的畫面,特別是紅外光源。
畫面瞬間變得更加清晰,那個紅光源的輪廓在屏幕上越發明顯。
屏幕中顯示,紅外光的發射點來自一個嵌在牆面的小型裝置,正對著房間中央。
屏幕上很快捕捉到那閃爍的光點來源——是一台微型攝像頭。
攝像頭嵌在牆上,像是有意藏匿一般,與周圍的灰塵和霉斑幾乎融為一體。
那微弱的紅光,若不是她刻意觀察,根本無法察覺。
她屏住呼吸,屏幕上的畫面讓她後背冒出一層冷汗。這種微型攝像頭多用於隱秘監控,而在這樣一個狹小、封閉的房間中,它對準的是那個鳥籠。
哪怕沒有真正的人類殘肢,這些景象同樣讓人毛骨悚然。
此時老太太就站在她的身後,雖然她們之間已經建立了很深的信任。
但是老太太其實比陳友維還要神秘,她為什麼寫一手好字,甚至偶爾展露出具有反差感的知識儲備,都足以令她脫離拾荒的日子,但是她已經這麼生活著。
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難道她也是像陳友維一樣,用清貧的生活來掩人耳目,她會不會也像陳友維一樣有嚴重的犯罪前科?
越想,越覺得身後站著的身影,存在感愈發強烈。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能因為對陳友維的私人恩怨而將他列為首要懷疑對象,其實任何一個不明身份的人都同樣可疑。
越想越不對勁。
「姐,我還有點事先走了。」
她立刻放下了手機,有些手忙腳亂地快速收拾好自己的包,連忙道別下了樓。
老太太站在樓梯口抬了抬手,欲言又止。
一切盡在不言中。
陶梔子的雙眼在黑暗的樓道中瞳孔放大,不可置信地看著老太太半張著嘴的模樣。
從這個下意識的動作來看,她才是在猜測,老太太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啞巴,她很有可能以前長時間開口說過話的。
因為天生的啞巴沒有這些細節動作。
天生的啞巴因為聲帶或語言中樞的先天性缺陷,通常從小缺乏發聲能力,口腔與喉嚨的肌肉未曾經歷過發聲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