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這本就是有利於民之事。
瞧著二子臂膀上的痘印,李淵冷硬的心猛地顫了顫,他長嘆一聲道:「罷了,傳朕旨意,就由莫卿全權推行罷,退朝。」
看著李淵離去的背影,蒼老中帶著幾分頹然,只是李世民心中再已升不起半分心疼。
果然,方退朝,李淵就下旨派裴寂去抵於劉武周。
他的父皇寧願信賴一個外臣,都不願他的至親之子爭得半點軍功,大唐的疆土遠沒有他的皇位重要!
只是,李世民此刻卻是揚起了真正的笑,他知道,阿婤說的墊腳石來了。
裴寂帶兵打仗的三腳貓功夫,李淵被其花言巧語蒙蔽了雙眼,但他卻是再清楚不過。
此戰必敗。
承香殿外,莫婤接旨謝恩後,領著女官、女史們忙活開了。
翌日,長安城內諸般有品階的接生館,皆得嗣昌局之告牒,命其三日內上報館中願意學習接種花苗技法的穩娘名單,嗣昌局將派專人指導授課。
只是,在習得此法之前,必先接種花苗。
此消息一出,長安城中的接生館又熱鬧起來,穩娘們爭先恐後報名,送入莊蘭亭手中的穩娘名單,都能裝訂成本書了。
「高品月滿閣,高階穩娘,靈芸。」
「中品祥瑞館,中階穩娘,襄睿。」
「低品喜緣坊,高階穩娘,袁巽。」
「……」
莊蘭亭唱著名,盧曉妝和楚鸞鏡奮筆疾書,莫婤則拉著王清歌核實花苗液數,太醫署署令孫大人前來拜訪。
「孫大人,出了何事?」莫婤瞧著愁眉不展的孫署令好奇地問道。
「莫大人,您是如何做到的,太醫署現今報名的醫者寥寥無幾啊!」孫太醫焦心地道,摸著掉了不少的鬍鬚更心痛了。
雖然朝中大臣頗多質疑,但從安興坊活著出來的莫婤和太醫們皆知,這是一份天大的功績。
因太醫署在花苗的製作與推廣上也出了頗多力,她自不能厚顏無恥地讓嗣昌局獨占這份功勞,便帶上了太醫署。
怕被人動了手腳,兩司專賃了長安城中最大的奶牛坊,經過層層排查,抽調出最可信的人手,封閉式製作花苗。
幸而裴寂被派去征伐劉武周,他的爪牙們忙著出謀劃策,又有秦王的震懾,他們無暇也無膽來招惹嗣昌局和太醫署。
太子李建成不會對有利於民之事出手,齊王李元吉根本未將莫婤這一女子的功績放在眼中,兩司得以順利製作出首批足量的花苗。
兩司還約定,由太醫署負責長安城中男子的接種,嗣昌局則主導長安城中婦孺的接種。
只是嗣昌局這邊培訓穩娘,宣傳接種,日日搞得風風火火;太醫署那頭招安醫者,教導技法,日日吆喝斷了嗓子都無人問津。
孫大人無法,只能厚著老臉來尋她,求破局之法,她卻知是太醫們脫離百姓的弊端開始顯現。
穩娘們無所顧忌是因她一手創辦接生館,無半點私藏地教導她們接生技法,她們足夠信任她。但尋常醫者們,顯然對太醫署沒有這般信任。
「其實,不難。」心頭百轉千回,她口中卻徑直建言道,「太醫署只須招安一批醫館歸於爾等名下,日常也無須耗心神打理,只時不時傳授些宮中獨技,就會讓他們心悅誠服。」
「這如何行?」孫署令下意識拒絕道,「宮中技法斷不能外傳!」
「太醫署獨技皆是治病救人之用,為何不能?」她冷冷的反問,肅著臉壓抑心頭的不悅。
她當然知為何不能,人命被分為三六九等,自詡高貴於民間醫者的太醫們,他們的技法自然也只用來救上等人。
但她偏要打破這個無形的規則。
她繼續循循善誘道:「若不這般,爾等如何能勸說民間醫者們加入,若你們無法,就不能怪嗣昌局獨吞此功了。」
見孫署令面露掙扎,她又加碼道:「花苗製法我也未私藏,若諸位醫者都若太醫署一般,醫道危矣。」
驟然,孫署令似被天雷擊中,愣了半晌,方顫抖著回道:「我同其餘太醫們商量商量!」
說完便似身後有惡鬼在追般,拔腿跑了。
三日後,太醫署召天下醫者傳授接種花苗之法,還許諾學成並配合官府實施者,太醫署將再另教予他們三門宮中太醫獨技。
「也算有進步罷。」她在心頭暗嘆,畢竟破除守舊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能慢慢來了。
正當長安城中,花苗的接種開展得如火如荼時,裴寂帶著殘兵敗將,屁滾尿流地逃回了長安。
第129章
劉武周擊潰裴寂,只用了一個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