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以來,蘄州身處邊關要地,赴任官員也都重武輕文,從未將教育之事提上日程,蕭小河的想法,可謂獨闢蹊徑。
第120章 「正是了。」蕭小河……
「正是了。」蕭小河笑道, 她並未看向万俟,而是對阿翠講,「若是含兒日後讀好書, 考了功名,當上大官,莫說什麼負心漢,到時誰能將你們欺負了去?」
蕭小河說的話對阿翠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 她反皺著眉道:「先不說含兒如何能讀上書,就算讀上書了,含兒姑娘家家,又有何用?總不能真和這城中人排的話本子一樣, 裝成小兒郎去考試吧?」
阿翠想到何處就說了, 她這話不光是自己的疑惑,也是所有人的不解之處。
他們皆能明白蕭小河的好意,卻只能當作安慰, 因為這壓根兒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如今是如此, 十年後,二十年後的事情誰說的准呢?說不定到時女子便能光明正大的科舉, 含兒也能憑真才學平步青雲。」蕭小河目光灼灼道,她也好,白菑也罷, 都是暫且妥協的無奈之舉, 長久如此, 定是不甘心的。
總有一天,她會將冀求親手實現。
阿翠認真地想了想,可她想不出來那樣的場景是怎樣的,如若女子去科舉了, 誰來織布、照顧稚子與家事呢?
「從古至今從未有人這般想過,大人真是令人敬佩不已。」王憶之在蕭小河身後由衷地稱讚道。
「哪裡會沒有人,只是你不願聽,如若現在阿翠跑你年前說她要科舉,你怕覺得她是個瘋子。」蕭小河平生聽得最多的就是各類誇讚奉承,因為面對王憶之的稱讚,她只是笑笑。
「屬下不會說阿翠是瘋子的。」王憶之素來耿直,誇讚蕭小河緊跟著反駁道,「這種話只有万俟公子能說出來。」
「我們万俟一族,才不會如此行事。」万俟冷冷笑道,也不知王憶之今日哪根筋搭錯了,說話夾槍帶棒,真是令人不喜。
阿翠只是笑笑,並未多言,她覺得蕭小河所說根本不可能實現,卻又不忍心拆穿,只好抿嘴不語。
万俟道:「那大人打算如何做?難道要下令在蘄州開建學堂?可這並不屬於大人職務之內,如若插手,怕惹人不滿猜忌。」
万俟出言提醒,他並未直說「人」是誰,但是他與蕭小河都心知肚明。
況且,若是挪用軍銀被人拿住把柄,麻煩可就大了。
「你不說我不說,誰能知曉是我做的?」蕭小河盯著万俟突然笑了。
万俟被這一笑笑得心中發毛,他心中咯噔一下,隨後忐忑道:「安建學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先不說學堂本身,上下打點關係銀子都不知會撒出去多少,大人從何處弄來這些銀子?」
蕭小河不說話,只是笑眯眯地盯著万俟。
万俟臉色一白,他這才明白蕭小河帶他出來意圖何在。
「大人真是好算盤。」万俟哼聲道。
「我若沒猜錯,燕王去後你就與你們家族重獲聯繫。」蕭小吹捧河道,「万俟一族富可敵國,莫說幾個學堂,新建個蘄州來也不再話下,如此小忙,定沒問題了。」
見蕭小河說的肯定又輕鬆無比,万俟被氣的輕笑出來。
就在此時,徐大娘的叫聲在門外響起:「大人們,飯都安排好了!」
蕭小河拍了拍万俟的肩膀道:「此事不急於一時,你也莫要著急,待我需要時再將銀子給我就行。」
「......」万俟時常驚嘆於蕭小河的理不直氣也壯,他搖搖頭,卻也未作反駁。
阿翠如今見不得風,只好將幾人送到門口,徐大娘將含兒抱回了阿翠身旁。
蕭小河看了含兒半晌,心中想起榆晚來,緊接著又想到了蕭天啟與許妙安。
也不知他們如何了。
在蕭小河看來,不管蕭天啟如何不情不願,他應當好好感謝許妙安才是。
許妙安在蕭府,賢王夫婦平日也會對蕭府多些照料,有意無意地幫襯一些,不然蕭監林鬧出的禍事怕會更多。
蕭小河一邊想著,一邊隨忙前忙後的徐大娘來至了會客廳,桌上已擺滿了菜餚,空中散
發著飯菜的飄香。
蘄州與京城口味素有差異,蘄州一帶口味皆重,重葷多腥,王憶之吃不慣蘄州菜也正是如此,他寧願吃軍中乾糧,也不願夾一口蘄州當地的嫩白菜,吃一口就要膩上一天。
而今日這桌,光是瞧顏色就與當地濃口不同,下廚者應當是考慮到來客口味,特意廢了心思。
「我知道大人吃不慣咱們這的菜,特意做的清淡了些,大人嘗嘗?」徐大娘笑道。
「麻煩您了,你也坐下來一處吃吧。」蕭小河不顧徐大娘拒絕,拉著徐大娘坐在了桌邊,徐大娘起初受寵若驚,但見蕭小河態度堅決,她只好坐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