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算有些年紀,打字打不明白,想用語音轉文字功能吧,講的普通話手機又聽不明白,基本只能用手寫。
手寫嘛寫得又慢,有時候嘴巴罵完就翻頁,也不在評論區逗留。
偶爾碰到他認可的好菜譜,他親自下廚試試。並且打開評論區,費勁吧啦寫下自己對於菜譜的看法,要是察覺到哪些步驟能改良,也會寫上去。
網友之間交流嘛,不看年齡不看地位,多多益善啊。
最開始他只是在網上看、學,看得多學得多以後,偶爾也想自己整點活,畢竟——
「這都做的什麼玩意,還不如讓我來,想當年我……」
然後他還真自己上。
陸鼎仁是數碼白痴,本身玩不轉這些數碼產品,好在他有個能玩轉數碼產品的親孫子。
他孫子小咧,才十幾歲,還在上學。手裡也沒什麼先進道具,反正就用他爺手機拍他爺做飯,拍完以後上傳到逗音平台,帳號就叫陸爺爺教你做飯。
拍視頻的時候,孫子不怎麼出鏡,偶爾會在鏡頭外叫兩聲爺爺,於是網友們也跟著叫爺爺。
烹飪視頻嘛,底下喊媽叫爺找奶奶的多了去。
比如說:爺爺,餓餓,飯飯。
給陸鼎仁哄得可高興,更是愛上跟網友交流的過程,沉迷逗音不可自拔。
禾嬡尺發筆記的這天,他正巧也在刷逗音。
過年嘛,在家基本都是聚在一起玩手機,不然還能幹啥?
原本看到圖文筆記,按照他不愛看字的性格,本應是直接划過才對。
只是筆記上『不開邊去骨的椒鹽九肚魚』這幾個字,吸引了他的目光,於是他停下來,細細品讀這篇禾嬡尺發泄一般寫出來的筆記。
為什麼會被這幾個字吸引呢?
這就得說說陸鼎仁剛開始在網上看視頻學做菜時的事了。
陸鼎仁最開始玩逗音,並不是衝著學做菜去的。
不過那會兒他也只是隨便網上衝浪,逗音平台識別到他對烹飪視頻感興趣,於是開始給他推各種各樣的美食視頻。
美食賽道上不光有禾嬡尺這種半路出家的業餘選手,陸鼎仁這種技術過硬,但是不注重拍攝道具的隨便選手,還有那種廚子本人出名,設備還齊全的專業選手。
其中有個烹飪視頻,就是某位專業選手做的椒鹽九肚魚視頻。
陸鼎仁是粵廚,這道菜他也會做,只是每個廚子的做法多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上網衝浪嘛,就是隨便看看,於是他也停下來想看看對方到底怎麼做這道菜。
然後對方拍攝的就是給九肚魚開邊去骨的烹飪方法。
當時他就有點鬱悶,畢竟按照他往常的做法,肯定不能是這麼做的,只是那會兒他也沒想明白到底哪裡不對。
畢竟對方在粵廚界有點小名頭,而且視頻也不是第一天做,粉絲不少。
並且視頻里還說得頭頭是道,這麼做吃不到骨頭,而且骨頭容易出水,不去掉火候不好把控,容易把魚炸糊爛。
很有道理的樣子。
把視頻發給家裡後輩看吧,後輩還在那商量呢,是不是要把店裡菜譜改一下,好像這樣看起來更專業。
現在的人吃雞爪都要吃無骨的,你看無骨雞爪銷量多高,吃炸魚能喜歡裡面還留骨頭的嘛?
陸鼎仁當時沒說什麼,年紀大的人最怕別人說自己固執,追不上潮流,被時代拋棄。
在小輩這找不到認同感,他又把視頻發給他的老朋友們,尤其是他掌廚時認識的那些老饕。
結果他的老朋友只曉得跟他說,年紀大少吃點油炸食品,對身體不好。
弄得他當時可鬱悶,罵人都不知道怎麼罵的那種鬱悶。
所以當他看到《不開邊去骨的椒鹽九肚魚,我瘋狂點讚!》這篇筆記時,仿佛有人代替他將心裡話說了出來,心中吐出一口鬱氣,無比舒暢。
年輕人會吃啊!
不光會吃還會寫!
有靈氣,比他家後輩裡頭那幾個愣子強多了。
點讚點讚點讚!
點讚完還不算,他還要瘋狂轉發,@他的網友:快來看,這個人講得好有道理。
哦豁,人一多,就吵起來了。
有認為這道菜應該不去骨頭不開邊的人,就有反對意見的人。
兩邊各執一詞。
有人拿最初這道菜創始初期的形態說事,就有人拿某個網上出名的網絡教學視頻說事,對,就是陸鼎仁之前看的那個視頻。
哇,這下牽扯就多了。畢竟對方現在小有名氣,也算個網絡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