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廣西回來已是三月底四月初,四月初,春天,天氣回暖,雨水漸多,是踏青拜山的好日子。
「別人上班我去玩,別人去玩我上班~」
沒錯,年後各大景區要迎來的第一個旅遊小高峰,清明節到了。
就在禾嬡尺加班加點趕作品的時候,她各大平台後台關於廣西美食的筆記數據,開始緩慢又平穩地悄悄攀升。
就連半個月前發出去《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上)(下)篇的數據,也久違地動起來。
……
每年四月開始雨水漸多,總是下起有一陣沒一陣的毛毛細雨。
這樣的細雨不至於將人沖得渾身濕透,卻能有效抑制山火,倒是適合上山遠足祭祀。
四月初的清明節還是法定假期呢,專門讓人拜山祭祀放的假。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放假都會回老家拜山去的,例如郭清一家。
這家人連過年都不回老家,更別提清明拜山。
不去,都不去,太遠了,沒空。
什麼?清明有一天假,拼上周末一共放三天?
「難得有三天假呢,去哪兒玩好呢?」郭清在清明來之前已經開始思考這事。
「去陽朔怎麼樣?遇龍河。」郭清十三歲的女兒提議道。
她聽女兒說想去陽朔,倒是奇怪:「怎麼忽然想起要去陽朔?之前說帶你去桂林,你不是說看山看水很無聊,覺得沒意思不想去嗎?」
「哎呀,那肯定不一樣,不是說陽朔山水甲桂林嘛,去一趟唄,順路去桂林也行呀。」
見自己母親存疑,女兒又在手機上調出她剛在P站收到的視頻推送,打開視頻給她媽看。
「我關注的探店達人去陽朔玩,還發了探店視頻。」
郭清嘴裡說著:「探店視頻都是騙人的。」又將手機拿來看兩眼,興趣缺缺。
女兒趕緊替自己關注的up主說好話:「上次我們吃那家泰國菜的冬陰功炸鱸魚就是她推薦的。」
「哦,那倒是能看看。」
「……你作業做完沒有,這才幾點就開始看視頻,快去寫作業。」
「清明不用補課嗎,帶你去玩你要記得每天寫作業啊!」
郭清一家清明去陽朔的行程就這麼定下來,而且出發那天,隊伍又壯大一圈,從郭清一家,變成兩家6口人。
出行人包括郭清一家三口,以及她女兒的朋友一家三口。
養孩子就是這樣,女兒上學時認識玩得好的朋友,郭清自然也會跟對方父母社交,節假日也時不時會一同帶上子女出門遊玩。
兩家人都有一定經濟基礎,也有車,想著廣西不算特別遠,又拖家帶口的,於是商量過後,決定選擇用自駕游的方式出行,清明假期前一天放學下班開車直接就走。
到達陽朔第一天,兩家人就被路上、以及陽朔當地的遊客人流量擠得頭暈眼花。
景色美是美,人是真的多。
兩家人出行,和一家人出行,需要注意的東西會多不少。不管遊玩,就餐,都得兩家人商量同意才行。
到達陽朔後,由於兩家人沒商量明白到底去哪兒就餐,第一餐正餐並未按照小遲介紹的餐館去打卡,而是按照一般遊客的大眾玩法,來到西街隨便找家餐館進餐。
貴、味道一般、人好多,不划算。
出門玩時,就餐體驗不好,自然連帶著對這個地方也會產生情緒,郭清一行六人也是同樣。
「聽說桂林也就是米粉好吃,其他美食好像沒啥出名的。」
「廣西東西是不是不好吃呀?而且停車費也好貴。」家長們這麼說道。
倆小孩倒是沒有太多刻板印象,這頓不好吃那就下頓吃點兒好的唄,分別纏著各自家長要去嘗嘗小遲推薦的鼎鍋飯。
……
晚餐前,郭清老公跟著導航路線開車前往崖邊鼎鍋飯,路越走越偏。
「好偏啊,這裡能有飯館嗎?」
「有吧,探店up主也說這家店很偏來著。」她女兒扒在車窗邊一邊看風景一邊說道。
好在偏離大道的路不算很長,沒過太久,一行人便到達崖邊鼎鍋飯店門前。
這家位置偏僻的飯店停車場處停了不少車,前邊還有遊客從停車場往外走,看樣子似乎來客不少。
「這麼多人都是遊客嗎?」
「不一定吧,本地人應該也不少,看車牌就知道了。」
幾人停好車,又從飯店門口往裡走,才剛進店門,誘人的飯菜香氣便撲面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