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動作行雲流水,嫻熟得仿佛已被刻入DNA里。
順帶,把兩個一小時前剛吃完涮羊肉的人看饞了。
原本只想拍些素材的兩人把視線從某位端著小龍蝦路過的服務員身上挪開,隨後對視一眼。
「你是不是想吃?」綿綿咽下口中津液。
「有點。」禾嬡尺回道。
「味好香啊。」
「是好香,畢竟叫十三香嘛。」
「要不……我們來一份小的十三香?」
「剛才端著盤子過去那檔好像不錯。」
說這話時,她倆已經站到大排檔的檔口,準備點餐。
盱眙小龍蝦排檔的點餐方式和平時到店裡吃好像還不太一樣。
先選蝦。
每家排檔的店門口都擺著一個個大水槽,裡頭放滿各種個頭大小不一,剛洗好的小龍蝦,看上哪種吃哪種,現撈現做。
有點意思,所以兩人把攝像頭都打開了,好錄點素材。
「老闆,龍蝦怎麼賣呀?」禾嬡尺主動問。
「小的100元五斤,中的100元三斤,這種大的7~9錢蝦,45一斤,三斤起賣,都是青蝦,你看,皮薄肉厚。」老闆見兩人在錄像,還主動把蝦抓起來讓她倆拍。
很厲害,能不帶手套徒手抓。
本來只想來份小的蝦子過過嘴癮,聽說一份最少也得三斤,兩人猶豫三秒後——
「來一份十三香。」
「要那個大的。」
吃飽飯又怎麼樣,小龍蝦這種東西肉少,不占肚子。
零食,都是零食。
轉頭,兩人去找座,老闆則把稱好的蝦拿去鍋里炒。
*
禾嬡尺發現自己身邊這位表面上看起來平平無奇,實際上擁有百萬粉絲的up主綿綿人脈很廣。
兩人剛選好座坐下不久,綿綿就說要去洗手間。
出去時兩手空空,回來時手上多了一盆快見底的小龍蝦。
「蝦哪兒來的?」
「嘿嘿,人家送的。」綿綿往身後一指:「喏,就那邊,有我認識的博主也在拍視頻,點太多吃不完非要送我。我見他那有100元5斤的小蝦,所以搞了點兒蒜蓉和麻辣味的回來嘗,順便看看大的和小的區別在哪兒。」
說完,她把小龍蝦往桌上一放,坐塑料凳上用濕紙巾擦擦手,開始扒蝦吃。
禾嬡尺則順著綿綿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發現一位她曾在美食頻道見過的up主。
這位up主屬於帶團隊出行的類型,身邊還帶著攝像師和助理。
目前似乎已經把素材拍得差不多,準備收尾,攝像師早已把攝像機擱一旁放下,加入吃蝦戰場。
看樣子是個熟手,扒蝦的速度比up主本人還快,就禾嬡尺看過去的那會兒功夫,已經剝了三隻蝦。
恰好這時,她們桌的十三香小龍蝦也來了。
趁熱,禾嬡尺將三種口味的蝦都分別嘗過一遍,然後發現了一個問題。
「綿綿,你覺不覺得好像小蝦更好吃?」
主要是小蝦入味。
比起蝦黃,盱眙人吃蝦似乎更注重蝦肉,偏愛殼薄肉厚的青蝦。
對於喜歡吃蝦肉,非常講究口感的人來說,不抽蝦線的小龍蝦口感,確實會比抽蝦線略好一些。
來盱眙之前,禾嬡尺也做過攻略,大概知道江蘇燒小龍蝦好像大多沒有提前去蝦線,剪頭,開背的習慣。
所以問題來了。
大蝦的殼子再軟,還是會比小蝦厚一些,加上不開背去蝦線,難免就會相對沒那麼入味。
再算上價格差。
似乎小蝦吃起來划算很多?
難怪坐在附近的本地居民都點小蝦吃。
大蝦和小蝦的最大區別,除價格以外,其實就是肉的大小。
大蝦剝殼相對輕鬆,肉更多,一頓吃下來費的功夫少,耗時短,吃得快。
小蝦則完全相反。
經過禾嬡尺觀察,當地人似乎不討厭剝蝦。
要說吃肉肥膏多的大蝦,是吃一種蝦肉帶來的滿足感,那麼喜歡吃小蝦的人,或許除了吃蝦以外,還在吃一種氣氛。
對於他們來說,剝蝦殼不是一件麻煩事,反而很有意思。
就像嗑瓜子,吃有骨頭的雞爪。
人的胃就那麼大,其實吃不了太多東西。
一邊吃一邊處理蝦殼的過程,可以將進食的過程拉長,同時也能將品嘗美味的愉悅感挽留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