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敞開了烤的腦花便會躺在作為容器的蓮花白上被炙得滋滋作響,隨著白煙騰起,散發出陣陣肉香。
……
逛小吃街的好處就是一次能吃很多不同的東西。
禾嬡尺和大圈圈就分別端著剛打包好的烤腦花、茄子、無糖氣泡水、坐進了一家燒烤店裡。
然後點上好些烤串,準備在裡頭等烤串的時候,先把剛買來的這些小吃幹掉。
烤好的腦花上灑滿了折耳根和蔥花、墊在底下那份焦香的蓮花白和腦花之間,還乘著烤腦花時烤出來的汁水,賣相瞧著相當誘人。
才剛敞開,隔壁桌吃烤串的遊客便忍不住誘惑,一直往她們桌上看。
隨後,兩人又將烤茄子的打包盒展開。
烤茄子是各地燒烤都相當常見的烤蔬菜,也屬於烤蔬菜中的硬菜。
主要是因為它量大便宜。
而兩人剛買的這份烤茄子,則和平時吃的不太一樣,上邊除了蒜泥以外,還灑上了滿滿當當的脆哨。
當然啦,價格肯定會和一般的茄子不一樣,20一份,主要是脆哨貴。
「烤茄子上的脆哨和我們平時吃的有啥不一樣嗎?」說著,大圈圈便夾起幾顆塞進嘴琢磨。
「嗯,還是這個味,區別不大。」說著,她還斜眼偷瞄一旁的禾嬡尺,想看她開始嘗腦花沒。
她沒失望,禾嬡尺正夾起一塊嫩花花的蒜泥腦花,蘸了點兒配在腦花旁邊的辣椒麵往嘴裡放。
「好吃嗎?」還沒嘗試烤腦花的大圈圈緊盯禾嬡尺,似乎想從她的表情反饋得到答案。
「嗯——」禾嬡尺正在思考。
對於完全第一次嘗試,而且之前或許還有些排斥的食品來說,其實她無法下意識馬上給出非常正面或是負面的反饋。
而是會先細品,看這種美食吃起來是否踩自己的雷。
和蓮花白一塊煎烤的腦花味道很新奇,與禾嬡尺舊時印象不太一樣。
煎烤過的腦花入口觸感和豆腐腦很相似,卻又比豆腐腦相對更緊一些,偏綿滑,還透出一陣屬於蔬菜的清甜味。
用油炒制過的蒜泥調味不算重,哪怕蓋在腦花上,依舊能嘗得出原材料的鮮味來,估計店裡的腦花都是鮮貨。
配上蓋在腦花上的折耳根和蔥花,咀嚼起來會有一股略帶刺激的香味直衝腦門。
第一次認真嘗試烤腦花的禾嬡尺並不排斥這種味道,甚至將嘴裡的腦花咽下之後,沖大圈圈點頭:「我覺得你可以自己試試,不腥,趁熱吃,沒有異味。」
隨後再次將筷子伸向盛放腦花的打包盒。這回,她用筷子將墊在腦花底下的蓮花白撕了一些下來。
蓮花白其實大部分已經被烤焦了,碳化的部分黑得根本不能再吃,禾嬡尺撕下來的部分,則是裡頭仍然透著綠的菜葉子。
和腦花一塊烤制的蓮花白,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狀似容器,所以在充當腦花容器的同時,也兜住了不少汁水。
一口咬下,竟然覺得似乎比平時單買的烤素菜更鮮嫩多汁,和裡頭包裹的烤腦花一塊吃,滋味顯得更豐富。
只是相比起來,還是一旁的那份烤茄子更好吃。
烤茄子確實哪兒都有,只是每個燒烤師傅烤出來的茄子,味道都不一樣。
而兩人眼前這份在安順夜市買的茄子,則屬於相當優秀的類型。
首先,它油不大。
這一點對於一份合格的烤茄子來說相當重要。
茄子是一種相當吸油的蔬菜,甚至在大多數人眼裡,茄子總是越油越好吃。
吸飽了油的茄子,嘗起來更是綿潤軟爛,入口即化,擁有介於碳水和蔬菜之間的特殊口感。
只是如果把握不當,就很容易一吃一嘴的油,沒幾口就膩得慌。
人的口味,其實是會跟隨時代,習慣而發生改變的。
這一點,其實禾嬡尺在以前吃芋頭和紅薯的時候,就在自家外婆身上體會過。
小時候的禾嬡尺比起芋頭,總是更喜歡吃紅薯,尤其是烤的,香甜軟糯還流油,再挑食的小朋友捧著吃起來也是一吃一個不吱聲。
她小時候捧著紅薯還想呢,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主食?
芋頭比起這玩意真是差遠了,一點味都沒有,還噎嗓子。
只是她外婆卻更喜歡芋頭。
因為她外婆窮過。
貧窮的年代,肚裡沒東西墊巴,吃紅薯胃裡會燒得慌,只是那會兒,紅薯就是相當常見的主食。
加工過再吃固然好,像紅薯粉就相當好吃,但有些時候窮起來,確實是連加工的條件都沒有。
往燒柴的灶里一丟就能吃,誰費那麼多功夫折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