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嬡尺咽下嘴裡的肉:「現在好像不是吃菌子的季節,吃菌子是不是要夏天來才對?」
「網上不是有傳言嘛,聽說所有雲南人到了能吃菌子的時節都能收到通知簡訊。」
「走路小心點,別掉到路邊的水溝里去,大冬天的,我還得下去撈你。」
……
兩人走在古城裡東拉西扯,這裡看看那裡摸摸,還跑去擼人家沒開門酒館裡的貓。
玩得挺高興,卻不知在另一個地方,正有人密切關注她們的行程。
主要是禾嬡尺的行程。
有人發現她到雲南了。
經常關注她行程的人就會知道,她在點評有個號。
如果想要知道她接下來想做什麼題材的作品,主要方向在哪裡,看點評就知道。
點評就像她的飲食日記,每天吃啥都往裡面發,一年下來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更新,好的壞的什麼都發。
與此相比,發在小紫書之類平台的下期作品預告都是虛的。
通常她想起工作來時才會發預告,想不起來就沒了,更新不是很穩定,時有時無。
而且在小紫書上發的內容都經過篩選和修飾,和點評不一樣。
關注小遲沒吃飽點評帳號的人主要分三類。
一類是真愛粉,這群粉絲是真愛跟著她吃。
關注她的點評號以後,便能通過她點評的內容大概知道她最近都去過哪些地方,吃了什麼,味道怎麼樣,值不值得跟著一塊去。
好些老粉知道,通過這種方式關注她的步伐,不光能讓小遲替他們排雷,能更快趕在她推薦的店子火起來之前殺到店裡。
不用排隊!
現在剛從昆明機場下機的王瓊嵐,便正在瀏覽小遲沒吃飽的個人頁面。
她昨天就發現了,小遲剛到雲南不久,而且從評價發出的店鋪位置來看,人在昆明。
王瓊嵐的雲南之旅,大概是從年初時便心心念念攢錢攢年假計劃好的旅遊地,沒想到出發前一天,便正好碰上小遲也到雲南玩。
關注小遲許久,總一直看她在外地到處吃的王瓊嵐,心裡想的是:這回總算輪到我啦!
剛下機,把行李放好,她便慫恿一同出發的朋友們:「我們去花卉市場怎麼樣,那裡的花超級便宜還新鮮!」
等順著小遲的路線跑到花卉市場玩夠以後,她又在飯點前建議:「我們在附近吃小鍋米線怎麼樣?小遲推薦的,就是那個前段時間很火的美食博主。」
「不會排隊。我跟你們說,她有個點評號,最近點評的店鋪基本都沒還沒被做成視頻素材剪出來。這家小鍋米線是她昨天評價的,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家店火爆全網之前先去吃一頓!」
……
半小時後,吃飽喝足的王瓊嵐從小鍋米線店裡出來,打開點評,在小遲給小鍋米線發的評價底下配上自己剛拍的同款米線照片,截圖。
隨後,又打開小紫書,找到小遲最近發的一條筆記,在底下發出截圖,配字:小遲最新同款,打卡成功!
沒多久,她的後台消息小紅點便不停亮起。
打開再看,底下已經多出一堆回復。
【???】
【怎麼回事?】
【什麼同款,我怎麼不知道?】
【你吃啥,看起來好香。】
【這家啊,我正準備去,沒想到被你搶先一步。】
【不是,你們在對什麼暗號?】
王瓊嵐統一回覆:捂嘴偷笑.jpf
除了像王瓊嵐這樣的純吃貨粉絲以外,還有另外兩類密切關注她帳號的人。
其中一類是同行。
當一個人能掌握一定的行業風向時,跟著她的腳步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不去她去過的店裡探店,但是地點一樣也不錯。
等她發表作品時,能適當蹭些熱度,說不定也能吃些流量。
之前湘潭爆火時,就有不少剛開始干自媒體的同行嘗到甜頭。
除同行以外,還有一類,就是想在餐飲業干點什麼,卻又沒有頭緒的投資者。
他們會通過關注能帶動行業消費的頭部博主,預判接下來的市場風向,嘗試在裡面尋找新商機。
而這次小遲前往雲南的事,便引起了他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