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成遠想,早知道如今她這婚事被人利用到這般境地,當初,還不如叫他娶了呢!
總歸都是麻煩,裴家還甩不得,總吊著一顆心。
後一息,他忽得就愣住了。
不是,他剛剛想什麼呢?!
娶嚴之瑤?!
瘋了吧裴成遠?!
抬手就給了自己一巴掌。
呲,生疼。
他定了定神。
煩死了!
第66章 為什麼
打嚴之瑤從南山寺回來後沒過幾日, 便就開始有和尚沙彌過來別院,老住持親自與太后說經,各家小姐亦是跟著聽講。
如此半月, 一道消息傳到了別院。
南方蕪州到底決了口,周遭受難百姓波及近二十個州縣,官亭民舍近萬被毀, 好在是已經提前遷移了不少, 損失雖大, 卻不至於傷了根本。
但此番災情, 依舊是近幾年的頭等,是以消息傳來的時候,眾人震驚, 一時間殿中議論紛紛。
「你們, 先出去吧。」裴太后道。
連姑姑便就下來引人,諸位小姐這才止住了討論,起身告退。
嚴之瑤對水患的印象還留在小時候,岑州往北去不遠的敦州多水, 河溝交錯,有一年突發潰口, 緊急封堵失敗後, 徹底決堤, 一瀉千里。
事發突然, 溺死者以萬計, 難民湧入其他郡縣, 秩序混亂, 城內堵門不出, 城外餓殍遍野, 形勢嚴峻,一度難以為繼。
朝中下旨出動各地將士,父親帶著五萬嚴家軍,便在其中。
兄長留在岑州,與她說,父親他們此去不僅僅是去堵住潰口,還為了防止更大的事情。
「什麼事情?」
「天災亦是人災。」
嚴琤一介莽夫,也就是聽了一耳朵軍師與父親的對話,就往她這兒搬,搬了也不搬完,說得不明不白的,真真是滿桶水不晃,半桶水晃出彩了。
而此時,眼見著太后凝重的臉,嚴之瑤默默跟著退了出去。
戚清婷湊過來,張手在她耳邊小聲道:「這事不得了。」
嚴之瑤看她,略略退了一點:「是,也不知道難民如何了。」
戚清婷卻是瞧她一眼,似是覺得她答非所問:「難民自然是要好生安置的,萬幸今次人員傷亡不大。朝中之前嚴防死守,光是撥款便就下了幾趟,皆是急詔,可惜,這堤壩仍是沒能撐過去。無論如何,等到災後都是要秋後算帳的。」
嚴之瑤望她,又想起方才太后神色,這才恍然。
「此前,朝廷是派誰前去督情的?」
「宜王。」戚清婷道,「宜王殿下自從郡主遠嫁南戎之後便就一直鬱鬱寡歡,連上朝都不積極,此前朝廷要派官員南下,是為了提前預防洪水,還有疏導百姓先行撤離的,勢必得是身份足夠的人。原本三殿下與太子殿下都是最合適的人選,但陛下誰都沒答應,獨獨點了宜王殿下。」
聽到這兒,嚴之瑤哦了一聲,片刻才接道:「天災難防,人有時候終歸渺小,又怎可都是宜王殿下的錯?」
「自然是不能的。」戚清婷嘆了口氣,「罷了,多說無益,想來我們也是快要回京了。」
她說得沒錯,第二日,便有宮人前來提醒她們收拾好東西。
過了午時,裴太后便就帶著她們動身。
回去的一路上,又傳來了消息,說是陛下已經下令,這次的賑災事宜,交由三殿下負責。
回程戚清婷是與嚴之瑤擠在一處的,聽聞之後還擔心道:「蕪州如今怕是亂得很,可別出什麼好歹。」
嚴之瑤不知該不該安慰,只能拍了拍她:「你日日跟著太后吃齋念佛,佛主定會護佑的,你莫要擔心。」
「……但願吧。」戚清婷難得憂心忡忡,而後突然又驚起,「不是,我沒有擔心三殿下,我只是擔心災情!」
「嗯。」嚴之瑤點頭,「我也說的災情。」
戚清婷半信半疑瞧她,又別過頭去。
嚴之瑤也跟著挪開目光。
她低眉瞧著地面,漸漸地,便就托腮發起呆。
馬車裡便就靜默下來。
戚清婷終究是慢慢又看回對面的少女身上。
方才她試探了幾次,每每都雞同鴨講。不,準確來說,是從見她起就試探過很多次,可這人就像是真的鄉巴佬一般,什麼都不懂,可若是說她是鄉巴佬,卻也什麼不見她對什麼感興趣。
分明瞧著是個溫溫柔柔的人,其實冷漠極了。
怕是自己這般死纏爛打,也從來沒被她真心當過朋友。=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