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內耗過重。
這天下的局勢,便徹底地更改。
齊王孟旭,有一統天下之心。
孫冊握著茶壺,喝了口茶。
他只喝自己壺中的茶,只認自己跟定的主。
他萬般籌謀,想讓阿季自立為王,滅了大梁,又怎會允許大齊來坐收漁利?
天下,只能是阿季的。
他一向自詡有諸葛之才,焉能被大齊的伎倆蒙蔽?
秦琨玉道:「軍師身為男子,心胸太窄,拒婚之事,過去了那麼久,莫要公報私仇。」
「捆起來,單獨關押。」孫冊吩咐兵士道。
兵士有些猶豫:「她說,她是將軍的救命恩人……」
「將軍問起,我自會解釋。」
「是。」
秦琨玉罵了起來:「孫瘸子,你個天打雷劈的,欺負一個弱女子……」
「堵上她的嘴。」
「是。」
解決完秦琨玉,孫冊走出營帳。
自他回大梁,短短數月,發生了許多事。他步步謀劃,步步向前。一切都按照他預想的發生著。
如今,阿季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不反的道理。
就差最後一把火了。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阿季總有一天,會明白他的苦心。
他仰頭望月時,月間竟忽然閃現南平那張泫然欲泣的面孔。
他以為他不在意的。
原來,竟還是入了心。
他自問這半生沒有對不住的人。唯有南平。他利用了她對他的痴情,他的終點,是她的國破家亡。
他與她是隔著銀漢的人啊。
他想起那晚南平唱給他的趕山歌。
「你愛交情儘管交,切莫交到半中腰。大風吹斷麻竹筍,有頭無尾得人惱……」
他與她,註定有頭無尾。
孫冊低下頭。
月里有她的臉,他不敢看。
他向天上放走一隻信鴿,接著,走向關押趙蕤的營帳。
他要點最後一把火。
趙蕤正在受刑。渾身血污,皮肉沒有一塊完整的了。
軍中的刑罰最是嚴苛。
孫冊附在趙蕤耳邊說了一句話。
趙蕤眼眶登時通紅。
多重的酷刑,趙蕤都能受。聽了孫冊這句話,趙蕤卻受不住了。
孫冊說完,便離開。
一個時辰後,兵丁高喊著:將軍,將軍,趙統領招了——
阿季聽了趙蕤的供詞,手中的酒杯登時捏碎。
鮮血流了下來。
第111章 救救公主
阿季第一次聽說梅川有孕,是在西南大營。
那時候,朱瑁還在,朝廷局勢複雜。端王的軍隊別有用心地散播關於全貴妃夜夜蒙幸的消息。所有人都說,她得懷皇嗣。只有阿季,從頭到尾,堅定地相信,她腹中的孩兒是自己的。
自山谷春宵一度,他與她靈肉合一,他就再也沒有懷疑過她。
絲毫都沒有。
他在西南的涼風殘月下,悟出一個道理:信任與愛同樣重要。
愛如山海。
有信任,可渡山海。
他耐著性子,在大營等她。
終於,他等到了。
見到她煙雨濛濛的面孔,他感受到她洶湧的思念。他知道,他沒有信錯。
那天的夕陽真好,他將她抱下馬,心裡頭有許許多多的關懷,說出口的卻是指責:「蠢女人,當心我閨女」。
我閨女。
這三個字,宣示他的主權,也讓她明白他的篤定。
他是真的無數次幻想過他與她的孩子,是何模樣。他希望是個女孩。男子有什麼好呢?誤人兩字是功名。不拘是宦海熬心,還是戰場廝殺,橫豎是腌臢的。
是閨女,他疼她一輩子。
她不需要做出很好的女紅,也不需要念很多詩詞文章,更不需為了母族的榮耀去聯姻。她只需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
有歡喜的男子,便嫁。沒有,便不嫁。有爹給她兜底呢。
誰也不許說她半個「不」字。
他甚至連閨女的名字都想好了。
平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