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想起了前些天,那突然闖進來、用正經吃食換走了羊糞蛋子的人,渾濁的雙眼裡有微弱的光芒閃過,她說道:
「是那位無言道長心善……
「她才是真正的好人……」
————
祝無邀接觸卦術,時日已經不短,卻從未聽說過,凡人的埋骨之地,可以使後代子孫聚財顯貴。
若不然,在她前世時,大家去世後都被火化燒成灰,豈不是子孫後代、各個都要遭遇不測了?
有些說法或有來源。
有些「名堂」則是無稽之談。
她本以為是江湖的斂財騙術,也以為原先看過的那些不求財道士,都是為了揚名之後、忽悠一把大的。
可當祝無邀走過許多地方之後,卻有了新的理解。
這其中自是魚龍混雜,有心懷不軌、藉此行騙之人。
可也有力小勢微者,真得在憑藉騙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求一個圓滿之道。
也許很多「荒唐之言」,是大善大才之人,為弱者留下的庇護。
比如守村人的說法——
一個村裡的傻子,便被稱為守村人,說是因為替整個村子承接了厄難,所以才會變得痴愚。
如果「守村人」死了,村子便會遭遇劫難。
所以,傻子總能得到一口吃食活下來。
再比如道士張角符水治病——
他假借符水之名,讓買不起藥的貧苦之人,有了人心理支撐,飲下了草木灰燒就的熱水。
他裝神弄鬼、卻也救活了許多人。
結善因、更易得善果,這是亘古不變的規矩。
可富家之人,寧可信祖宗墳頭保佑子孫,寧可相信買來天殘地缺之苦、方可守平衡之道。
既如此,這世間當然會有「無言道長」存在。
在莫桑大陸的極南之地。
開始小規模流傳著無言道長的傳聞。
有人說,她是個年邁的婆婆;有人說,無言道長是一個小童;還有人說她容貌盡毀、面目猙獰;有人說無言道長有閉月羞花之貌、非此界中人;有人說她身穿黑衣、如同蒙面的鬼魅……
這些傳聞很快便會消失。
不過是街角巷邊的一則軼事,更多人只是聽個熱鬧,不怎麼相信。
無言無相,太像話本里的傳說。
聞之一笑便罷了。
而傳說中的無言道長本人,此時正在打架鬥毆!
祝無邀走了許多地方,看不過眼的事情挺多,希望找到的消息卻沒有,心裡正煩著,本想找個清閒的地方打坐。
卻恰好聽到了有人在上墳。
祝無邀已經在路上耽擱了許久,已經下定決心不再多事。
她本想迅速離開。
不去聽、則不生念。
誰知她剛起身,那上墳之人卻更快,先她一步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吐露個乾淨。
修仙之人就這點兒不好。
太過於耳聰目明。
動作慢一點、就會動心起念,祝無邀本想去好好講個道理,誰知,這位巨闕派弟子非但不聽,還打她!
第362章 葛明生
那墳中人,並非生在貧苦之家。
若不然,也不會引得過路的巨闕派弟子、前來投宿。
仙家借住,對於凡人而言是蓬蓽生輝的事情,更何況葛家小有家資,自然是誠惶誠恐、備了上好的酒菜,來招待巨闕派弟子。
葛家本別無所求。
當自家女兒被巨闕派弟子看中、說有一段仙緣贈她、可引其入仙門時,夫妻二人驚喜不已。
可誰知,那兩位仙家竟以「考核」為名,逼迫葛家女「斬斷親緣」。
說什麼修仙之人當捨棄紅塵、脫離紅塵,要她手刃親生父母。
葛家女名為葛明生。
從小被當作家族繼承人培養,並非什麼不知人情世故的天真姑娘,此言一出,自是猜出了仙家無情、所謂的「仙緣」,也不過是場戲弄。
她心知若直言拒絕,恐怕會將那兩人惹怒、為家族引來殺身之禍。
只能儘量斡旋,以保全葛家。
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再謹慎小心,依然擋不住仙人的一時興起。
當葛家以為躲過一劫時。
那正準備離開葛家的巨闕派弟子,隨手一道風刃,奪去了葛明生父親的性命。
說什麼——「既然你難以割捨親情,我便發發善心、幫你一把,剩下的親緣便由你親手斬斷,待我們完成師門的任務,再回來帶你離開。」
祝無邀正是在葛明生來為父親敬香時,遇到了她。
之所以沒能走得了,全是因為那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