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金佛》在這部分的處理,竟然不是摘去俠客蒙眼的布條,而是用沾了血的手指、點在了符紀額頭上。
以此來喻「點化開竅」。
從摘去眼前遮擋、改成了拂去靈台迷障。
耳邊傳來了悠長嘶啞的唱詞,仿若送葬——
「頑石開竅,今朝夢醒。」
「遊園驚夢,亡者難歸!」
即便一朝幡然醒悟,可已逝者再難回魂。
與市面上流傳的那篇再編《遊園驚夢》截然不同,它不是悽美的、迷離的。
而是清清楚楚地點明,即便幡然醒悟,亡者亦難復生。
那位侯師兄更加坐立難安,正在招手讓人上茶、想平復一下心中的煩躁。
而那來此地賺茶水錢的書販、剛剛上前幾步,便見那位被稱為阿蘅的修士拍案而起。
「侯風!你就沒什麼想對我說的嗎?!」
這位阿蘅姑娘修為高於侯風,已至金丹初期,話音落下,便已祭出了蛛網狀的法器,似是要當場與人發難。
戲院中有此變故,眾人皆驚,唯有那幾位修士穩而不亂,卻沒有插手的念頭——
私人糾紛,沒有插手的緣由。
更何況,敢在青雲門治下主城裡動手,不是修為強橫、便是身後有靠山,再不然就是有其它底氣。
再看那被稱為侯風的修士,一臉心虛模樣,旁觀的修士心中更有了計較,自然不會出手。
侯風見阿蘅發怒、已經祭出了本命法器,口中連道:
「阿蘅你聽我解釋!
「你阿姊雖然在青雲門中過得不錯,但畢竟是寄人籬下,有了委屈也不敢說,我也是看你們姊妹情深、才會告訴你這些事!」
可如今的阿蘅,剛看完這場戲,哪裡看不明白——自己的阿姊在侯風這裡,恐怕就是那尊金佛、那方石碑。
而她,則是那被蒙上了眼睛的符紀。
侯風與誰不對付,便誆騙她、此人曾對她的阿姊出言不遜。
好在臨行前,母親再三叮囑過她,不可胡作非為、免得讓阿姊難做,所以她即便氣憤、卻也只是出手把那些人教訓了一遍,未曾真得令人重傷難愈。
否則……阿姊若是知道此事……
想到這裡,阿蘅的目光已經冷了下來,厲聲道:
「還敢狡辯!
「待我將你拿下,押去青雲門、在長老面前分辯個明白!」
這便是阿蘅選擇當場發難的原因。
若不先將此事定性,即便有兩宗之間的關係在,也難免青雲門不會藉此事、借她的過錯,遷怒阿姊、敲打她的家族。
而現在,在眾人面前將此事挑明,便能將此事定性為、青雲門弟子內部勾心鬥角,矇騙了友宗。
阿姊、親人、家族的利益,讓她清醒了過來。
那侯風見狀,心下驚慌,眼看著那蛛網迎面罩來,當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奪路而逃。
他想在小榜上得個名次,哪怕是最末尾,可實力不夠、這才出此下策。
想借阿蘅之手,讓與他相爭之人、暫休養療傷而已。
若是被阿蘅抓住,此事便再難分說!
若他能夠逃出戲院,先一步找到師尊,說不定青雲門會為了宗門顏面,回護於他!
想到這裡,侯風臉上顯出幾分狠厲,揮手卷出一道狂風,要將擋在他逃生路上的人揮開。
他沒想要傷人。
他不敢。
出手也並無傷人意。
但祝無邀卻知道,今天這場爭鬥,會在陰差陽錯間、奪去無辜凡人的性命。
第450章 置身因果中
侯風所言,話里涉及到了青雲門試劍虛境的小榜,這讓祝無邀對此事更為上心。
甚至有些杯弓蛇影,琢磨著此事的發生,莫非與自己有關?
自己占了試劍虛境第六位,相當於小榜少了個位置。
天道看不見自己,卻會對因她而改變的事情、進行修正,莫非正因如此,才會讓這冥冥之中本該登榜的侯風、換成另一種方式上榜?
而天道嘗試修正命數的舉動,卻被一出《奪金佛》擾亂,成了如今的模樣。
若果真如此,書販何其無辜,為何要因此事送命?
念及此,救下書販的念頭更為強烈。
她預感到,此事因果已亂。
本來就有問題的天道,似乎對此事有些捉襟見肘,或許會成為、自己摸索到換命之術的契機。
「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