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他的故鄉唱曉鎮,那位李城管,修為好像也就築基期。
陸尤期本來在巨闕地界招攬門徒、為非作歹。
他已然能夠傲視、當初需要仰望的人。
陸尤期消息靈通,通過一些蛛絲馬跡,隱約猜到了巨闕派似乎要搞些禍事,為了不引火燒身,他帶著門下眾人、回到了故鄉。
其中不乏炫耀的心思。
來到唱曉鎮前,他曾勒令手下眾人、要約束性情,不可像在巨闕派地界時一樣橫行無忌。
買了宅院,等到眾人安頓下來,陸尤期大搖大擺,去到了唱曉鎮臨近鎮上的城管府,擺出了前輩的架勢,李諺無奈,只能將他迎為座上賓。
趕上了修仙大會,宗門裡人手不夠,她現在上報也無用。
只能暫且忍耐著。
得了閒暇,李城管趕緊趁機遛出來。
她趁夜拜訪各鎮交好的修士,當然沒有錯過吳家兄妹,來到唱曉鎮郊外懸詩院,卻意外地沒有看見小吳。
反倒是明燭,正巧在門口。
李諺還要趕往下一處,她拽過明燭,從儲物袋裡取出包裹,說道:
「阿燭,把這個交給你吳姐姐,口信一定要送到!
「就說——鎮子上來了伙修士,似乎並非善類,為首那人名為陸尤期,金丹中期修士,非我能敵,本是唱曉鎮中人。
「若這夥人是別的宗門派來、趁修仙大會期間鬧事的,請吳姑娘持行囊中靈劍開陣,她知道陣眼在哪裡!
「切記!若那伙人沒殘害人命,讓小吳能忍則忍,千萬不要輕起爭端!」
言罷,李諺匆匆趕往下一處城鎮。
留在原地的明燭看著李城管背影愣了愣,又低頭看看塞在懷裡的開陣劍匣,什麼修仙大會、金丹期、陸尤期、靈劍、開陣……
雖然不解其意,但似乎極為重要。
明燭不敢自恃記憶力強,她連忙在心中默念兩遍,生怕有哪裡記岔了。
然後走進了小院中。
懷中行囊似乎極為重要,她不敢放在院中石桌上,若放在室內、又恐被人偷了去。
於是在懸詩院角落處,挖了個坑,將行囊埋了進去,並移了一叢花過來。
唯有熟悉小院布置的人,才會察覺到此處異樣。
她不知吳姐姐有沒有用仙法關注著這一切。
卻不敢留下書信,害怕紙條上的內容被旁人看去、泄露了要緊的消息。
取出炭條,明燭寫道——「有要緊事一敘。」
她不知此事輕重。
但小心一些總比莽撞些好,因此並未提及到李城管曾來過,害怕泄露了對方行蹤。
連續很多天,吳姐姐都在避著她。
————
陸尤期聽說有位姓崔的教書先生,給《隱世高人》做了續、寫了個結局,似乎頗受文人追捧,皆言此為「真結局」。
第525章 鏡中人
陸尤期的儲物袋裡,現在還留著撕去結局的《隱世高人》,作為他的開悟之書,此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到故鄉,聽到有人為《隱世高人》續作結局,還頗受文人認可,迫不及待遣人買來一觀。
續作的結局很快送到了他手上。
門生為他遞上茶點、點上薰香,點頭哈腰地退下。
陸尤期抽出絲絹,像模像樣地擦了擦手。
即便周圍沒人,他身為上等體面人、身為仙家的自覺,也讓他擺足了架勢,將書緩緩翻開,準備仔細品讀。
話本中講道——
各種天材地寶砸下去,再加上周圍人的吹捧,比如什麼「陳客前輩雖與我們不同,但引氣入體這樣的小事、必然信手拈來」,終於讓他成功引氣入體。
也就是在這瞬間。
陳客從混沌無拘的狀態,驟然定型。
他成為了一個修士。
踏上了無數修仙之人、爭先恐後踏上的那條舊路。
從前超然物外的淡泊,漸漸散去,陳客開始關注起自身修為進益。
一開始,他頗感新奇。
天相子等人也保持著既往的崇敬之心,說什麼「恩人既入仙道,必然一日千里。」
旁人的目光如同鏡子,照出了陳客的模樣。
於是他的修為進益果然一日千里,天資堪稱修真界之最!
陸尤期滿意地笑了笑。
沒錯!他同這陳客一樣,都是天賦卓絕之人,其修為進益速度前無古人。
他繼續往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