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言在家裡翻翻找找,取出排骨和蓮藕來,處理好排骨和蓮藕,灶膛燒火將蓮藕排骨湯燉上,秋言走出廚房,繼續上午沒有完成的曬席編織。
一下午的時間就消耗在了曬席上,秋言估計著時間差不多了,下山去看浸泡著的黃豆怎麼樣了。
這麼久的時間過去,黃豆已經被泡大了不少,秋言仔細看了看,將石磨組裝起來,將黃豆連著水一起舀到石磨中間的入口處。
磨黃豆倒是輕鬆,就是石磨太大,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秋言琢磨著弄個小石磨,回頭放到山洞裡,等到寒季的時候,在家裡就可以磨黃豆做東西吃,不用下山來找石磨。
心裡想著,將黃豆磨好之後,秋言用水衝掉表面石磨上的黃豆漿,提著兩大桶磨好的豆漿往山上去。
灶膛里燒起火來,將豆漿過濾好倒進去,開始熬煮。
趁著熬煮的時間,秋言開始準備點豆腐需要的鹽水,他以前也沒有自己做過豆腐,這會兒弄起來也就是純靠看到的那些資料來折騰。
沒有專用的滷水,不過按照秋言所知道的,點豆腐用的滷水,其實主要成分就是食鹽,他乾脆就調了些食鹽水出來,琢磨著要是食鹽水點不出豆腐,就當喝咸豆漿了。
心態特別好的秋言哼著小調兒,見鍋里的豆漿表面出現了薄薄的一層膜,用筷子將那層膜挑出來,找了個碗放著。
看見這層豆皮,秋言倒是想起來了,腐竹是個好吃的,不管放到什麼食材裡面煮,吃起來都是一絕,而且曬乾之後可以放上許久。
等黎結束採集水稻和大豆的任務之後,他就抽時間曬一些腐竹出來。
心裡琢磨著,秋言攪拌著鍋里的豆漿,又揭了幾張豆皮之後,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熄滅灶火,用勺子舀著鹽水,分批次放進豆漿里,同時還不忘攪拌著豆漿,促進鹽水發揮作用。
頭兩次放入鹽水,豆漿看著沒有絲毫變化,秋言心裡打鼓,卻沒有停下手上的動作。鹽水點豆腐本就需要少量多次的進行,現在不過才進行兩次罷了,沒有變化也是正常的。
隨著放入的鹽水增多,豆漿里出現了明顯的絮狀物,看著像是開始凝結成豆花了。秋言微微鬆了口氣,不知何時停下的小調重新響起,秋言繼續攪拌著鍋里的豆漿,聞著濃郁的豆香味,喉頭上下滾動著。
點好豆腐,秋言蓋上蓋子,出去找木頭做了個木框,和對應的蓋子回來,將兩者清洗乾淨後晾乾水分。
做好的豆花盛出兩碗放到旁邊,秋言在木框裡鋪上一層布,將剩下的豆花全部舀進木框裡,不斷有水順著秋言特意弄出來的小孔中溢出,秋言在豆花上面再度鋪了一層布,整理好之後,將做好的蓋子放在豆花上。
這蓋子是特意做的,能夠壓進容器內的大小,這會兒穩穩噹噹放進去之後,秋言找了塊重量合適的石頭壓在蓋子上,把這一框豆腐搬了出去。
廚房裡的地面都被方才溢出來的水給打濕了,秋言簡單收拾了下泥濘的地面,把濺上泥巴星子的櫥櫃和灶台都擦乾淨了。
地面鋪石板的事情得早日提上日程了。
獸世的水稻和大豆都比現代的要大上一圈,他們這幾天下來一刻不停地收割,其實帶回來的水稻和大豆完全夠他們吃一年了。
而且
秋言對自己再了解不過,沒有的時候自然是心心念念想著,恨不得能吃上一輩子,但等過了這股饞勁兒,家裡又有那麼多的好東西吃,他還有不少時間可以用來做好吃的,大米的消耗速度隨著時間推移,自然會降下去。
這麼想著,被水稻和大米沖走的理智回歸,秋言琢磨著,明天就不要讓黎去採摘了,粗略估計,現在家裡的水稻和大豆,加起來應該是有三千多斤的。
打定了主意,秋言把山洞收拾好,看了眼旁邊燉煮的蓮藕排骨湯。
這麼長的時間過去,排骨早已燉到肉一抿就能脫骨,蓮藕更是軟糯香甜,好吃得難以形容。
秋言看著天色距離晚餐時間還早,把廚房收拾乾淨之後,朝著山下去,一下午的時間,曬場裡的豆子和水稻又多了不少。
獸人力氣大,幹活麻利,速度又快,一天能往家裡運好幾趟水稻和大豆。
也就是一起運回來的,還包含一部分枝丫,不然他們採摘的水稻和大豆更多。
秋言在曬場裡,將黎今天送回來的稻穗從稻稈上摘下來,放到笸籮里曬著,大豆則是將豆莢全部摘下,那些多餘的枝丫則是堆在曬場邊緣,等到曬乾之後,就是上好的引火柴。
黎回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秋言站在陽光下,正垂著眼睛整理家裡的食物。
大黑豹走到曬場邊,背著的籮筐在他的控制下,精巧地避開了高大的樹木。聽見動靜,秋言抬起頭,看見是黎回來了,頓時笑彎了眉眼上前,「累不累?我剛剛做了豆腐,還煮了蓮藕排骨湯,一會兒上去你先喝點湯。」
身上的背簍被秋言幫忙卸下,黑豹的腦袋蹭過秋言的身體,變回人形後抱著人親了一口,才道:「不累,豆腐是怎麼做的?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