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1 / 2)

可村裡有人想用井水澆地,這口子實在不能開,否則整個村子都要這麼做,到時候連水都沒得吃了。

也是紀楚一家在村里還有些威望,就算這樣,也有人偷偷過來打水澆地。

這也是實在沒辦法。

現在是顧得住吃喝,可要是不澆地,夏收秋收的時候,那就完蛋了。

也不是誰都像紀楚家這般,因為有個高官在家,家裡囤糧充足,即使幾年不事生產,也不會餓肚子。

這些信件看得紀楚心裡沉重,只告訴家裡人,村里如有人借糧,那便給他們,讓家人不用擔心。

這種時候,紀家村的人肯定要團結起來。

剩下的,就看朝廷怎麼辦了。

此刻京城朝廷。

從年前開始,官員們的臉色就極為難看。

尤其是皇上的表情,從未緩和過。

眼看平臨國西北戰事平了,沿海跟附近幾個島國的海戰也處在上風。

就連草原的和談都很順利。

大有天下太平的徵兆。

可縱觀歷史,太平盛世,風調雨順?

那都是罕見的。

天災人禍才是常態。

於是,便遇到這十年難遇的大旱。

從年前各地不下雨,再到各地不下雨。

如今都春耕了,還是滴雨未下。

皇上恨不得住在祭壇上,可一點作用都沒有。

各地的水利該建在建,他也派人提前清查各地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時候,不少糧倉「起火」,再有佃農們鬧事。

甚至有人講,是皇上得位不正,才引得天災。

當年二王爺不就天怒人怨,所以被雷劈死了嗎。

如今的天災降臨,就因為皇上處事不公,近些年貶了太多朝廷官員所致。

說其他的就算了。

可講天災,講被雷劈。

當今皇上,卻沒什麼感覺。

但架不住說的人太多,讓他也產生自我懷疑。

難道真是他的問題。

是他做得不對,所以才讓平臨國有此大災?

也是這種時候,他的心腹薛明成來信,同時上書駁斥這種言論。

就連紀楚都幫他說話,細數皇上登基以來的功績。

還說若是皇上的錯,那為何登基初期不降天災,反而在國泰民安,糧食棉花大豐收的時候有天災?

可見並非皇上的過錯,而是朝中有人興風作浪。

就算是天災,也是這些小人的過錯。

不愧為紀楚啊。

句句說在皇上心坎上。

要是朕的錯,就不會到今年才有天譴。

必然是奸臣的問題。

可紀楚接下來的話,就讓皇上覺得肉痛。

如今旱情基本已經成事實。

既然改變不了,就要做出補救。

紀楚的意思是,讓皇上儘快賑災,而且給出的標準並不低。

如果按照紀楚所說,那朝廷會出一大筆錢。

甚至還要動用皇上私庫。

他登基至今,也不過五年時間,他私庫一動,那可全沒了啊。

即使是皇上,也會覺得心疼。

那都是銀子,都是他的家底。

但紀楚這文書,總不能只聽前半段吧。

如果說這文書前半段讓心裡暢快,後半段讓他頭疼。

那私下裡的奏章則讓皇上收斂笑意。

而那奏章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句。

「土地兼併之問題,藉此可解。」

這話說得有些殘忍。

可天災已定,誰都沒有辦法。

不如趁這個機會,解決平臨國許多弊病。

士族的土地兼併,就是一大問題。

這幾乎是所有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

建國初期,土地分給天下百姓,資產沒那麼集中。

可朝代時間長了,天下五成,甚至八成土地,都在少數家族手中。

百姓活不下去,便要起兵造反,然後新的王朝開始。

這簡直是歷史周期率,甚至早就有人總結過。

只是總結歸總結,如何解決是個大問題。

就連薛明成在浙東都是寸步難行。

那中原的浩洲大部分土地,同樣在當地士族手裡。

紀楚的意思是。

不如趁這個機會,逼著他們捐糧捐物。

這樣的話,皇上的私庫就可少出些,讓這些士族前去賑災。

但士族賑災的名頭,卻也不能讓他們拿到。

否則又會形成新的勢力。

這樣的話,皇上也要出,士族同樣要出。

最新小说: 「驕」滴滴 暴躁太子的哭包伴讀 蛇蛇今天也沒變成辣條呢 大王,此奸臣不可留 折辱的陰鬱皇子登基了 精神病發現世界終於癲了 我魚呢[種田] 嬌軟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嗎 路邊的野男人可以撿 一不小心和鬼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