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1 / 2)

不總結也就罷了。

總結下來,紀楚實在太過厲害,他做的事也幾乎都成了。

甚至即將要回的昌河州,明顯也能發展起來。

想來這次回去,便沒有什麼阻力。

曲夏州眾人開懷暢飲,頗有些回憶當年的感覺。

在這些人裡面,紀楚跟周大人也不用裝模作樣,兩人關係本來就不差。

當年紀楚頭一次年末考核,去的人就是周大人,大人還想著怎麼幫他過關了。

周大人還說起紀楚送的畫筆,著實不錯,又讓他有什麼好東西,一定要記得自己。

周大人對此,可是一點也不見外的。

再聊起當年的事,大家的話就更多了。

畢竟這次相聚之後,下次見面,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接下來幾天裡,紀楚又見了不少同鄉,還有曲夏州以及原化州出身的學生,再有昌河州過來的考生等等。

以及滇州府白大人等等。

白大人他們說的,肯定是棉花的事。

要說滇州府的情況,確實越來越好,可那裡的山實在太高,能耕種的地方也不多。

多數山地的土質並不肥沃,所以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白大人跟紀楚相聚,也並非吃酒耍樂,而是商議如何改進當地的情況。

說起來,其實也是兩件事,一個化肥,一個培育種子。

培育種子不用說,多培育上好果樹,茶樹等等,銷量自不用講。

而化肥不同。

紀楚說的是化肥,並非農家肥。

化肥那是化學原料所制,紀楚的意思是,可以找當地工業作坊園合作,摸索一下化肥的製法。

只有化肥,才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利器,同時也能改善當地的土壤問題。

這還說起來,那就滔滔不絕了。

連著好幾日,滇州府的官員來了一波又一波。

紀楚知無不言,占城稻的事肯定也講了,讓他們好好搜尋這個產量極高的稻種。

這些事情,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跟積累。

更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必然要靠當地官員,更要靠當地百姓。

但只要有目標,有這份心,早晚會達成心愿。

滇州府的人走了之後,紀楚跟李師爺也沒閒著。

因為薛明成又來了。

這次過來,自然還因為市舶司的事。

如今海上貿易逐漸增加,皇上自然讓信得過的薛明成過去處理。

去是要去的。

但薛明成也要同紀楚商議,海上貿易到底要怎麼建。

還有周邊不安分的小國,又要怎麼處理等等。

雖說以後各自到任地之後,大家還會經常書信往來,但哪有現在說得暢快。

所以紀楚這看似在休息,實際上公務也沒停過。

要說海上貿易,平臨國已經堪稱碾壓,每年大批貨物運出去,再拉回木材香料礦石等物。

當地海軍由當年的廖存銳廖知州,也是如今是海上常備軍廖將軍去管。

所以當地海上力量絕對不能忽視。

紀楚的意思就是,讓薛明成多撥款,不能因為現在沒有危險,就不發展武備。

再有就是玉米,土豆,番薯這三樣東西。

他們平臨國真的很需要啊。

弄來土豆,直接送到滇州府那是最好的,當然土豆的種植沒那樣簡單,還慢慢摸索。

總之這話聊起來,更是沒完沒了。

還有當地造船業的發展,也需要厲害人物去管。

這點薛明成直接道:「應該會派景大人前往,他穩重細緻,最適合不過。」

說起景大人,以前在曲夏州的時候,那是能躲就躲,什麼事都不管。

自從換了性子之後,皇上愈發重用,說他穩重,更是謹慎,而且辦事能力還強。

不出意外的話,跟薛明成一起去沿海開造船廠。

這活確實辛苦,卻也是只有心腹之人才能做的。

那景大人自然也要過來商議。

七月下旬,驛館當中,也就屬紀楚這邊最為忙碌。

不過紀楚每次來京城,基本住驛館,自然是不太妥當的。

可別忘了,要不來幾年,他就會被封侯。

封侯不止名頭好聽,該有宅院田地莊戶,全都會賞賜下來。

聽說禮部已經在著手準備。

估計下次再來京城,就有地方可住了?

除此之外,老家的宅子倒是已經定下,大哥大嫂他們還去看了看,寫信過來說,從未見過那麼大的宅子,以後一家子住裡面,肯定很寬敞,孩子們已經等不及了。

確實,他家人口也多,現在的老宅是有些小。

不過紀楚覺得,這驛館也有驛館的好處,不用接待太多人,其實也挺好的。

畢竟來的人太多,他實在有點頭疼。

最新小说: 後娘難當:我靠養崽洗白了 臥底我拿下教主 八零好孕肥妻,被兇悍村霸寵成寶 倒春寒 (1v1,偷窥,利用,炮友转正) 畫個詛咒,統治宇宙 重生之嫁紈絝 一睜眼,成了七個崽子的惡毒後娘 回歸八零再就業 五零香江豪門生存法則 這個影帝看著不像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