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莊子上的廚子做出來的羊肉湯鍋是和姜溯霜自己做的完全不一樣的味道,姜溯霜說不出來更喜歡哪一種,但如今面前這個便是最好的。
「溯溯可還喜歡?」
「喜歡!不過這廚子的手藝不似京城廚子的手藝。」
程雋安又給她涮了幾片肉,「溯溯說的沒錯,莊子上的廚子並不是京里人。」
「他原本是舅舅軍營里的百夫長,後來受了重傷,為了治病才來了京里,只是傷好後卻再上不了戰場。他從小在邊關長大,父母還在的時候家中是開酒樓的。他因為帶著傷,在京里找不到事做,回邊關又徒覺悲傷,家中也無親人,舅舅便讓他在莊子上做廚子。」
「其實家裡許多莊子上都有這樣的人……最近幾年少了許多……幸而如今是太平盛世。」
「有機會我也想到邊關看看。」
「好。」
兩人吃完羊肉涮鍋,管事的撤了桌子,又給他們煮了解膩的茉莉清茶。清茶喝過兩盞,姜溯霜在屋裡也待不住了,拉著程雋安在莊子裡散步。
莊子上也種了不少梅,姜溯霜一路上都能嗅到梅香,不只是梅樹,就連路邊的燈都是梅花的形狀。
更不用說屋後那被砌成梅花形狀的湯泉……
池邊點了兩盞昏黃的燈,屏風上繡著白鶴和臘梅,熱騰騰的霧氣繞著遮擋的薄紗蜿蜒而上,池中人聲輕悄。
「溯溯可要同我一起泡湯?」
岸上的人還未答話,便被攬著腰肢拉進池中,水波蕩漾。
第82章 考試
二月初三, 青松書院所屬的青松縣公布了縣試時間,程雋安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這個消息,馬不停蹄的開始做最後準備。
開考前書院會給參加考試的學子們放五天假, 方便學子們準備考試要攜帶的考籃等物品。
放假前,各個課室的夫子將自己課室準備今場考試的學子們都召集起來,開了小會,講了一些考場的注意事項,以及告誡各位學子,在考場上一定要戒躁戒躁,不慌不忙, 用心答題。
此次打算下場的學子一共三十五人, 基本都是書院剛開時就入學到學子。
要知道, 這是青松書院的學子第一次參加考試。所以不僅僅是參加考試的這三十五名學子,整個書院從夫子到學生, 都是箭在弦上的狀態, 甚至連姜溯霜所在的後廚, 都變得緊張起來。
考試前, 姜溯霜帶著後廚的廚娘們變著法子給學子們準備了清淡又營養的餐食。
早飯一般是豆漿,各種南瓜粥青菜粥, 小米粥等等。姜溯霜其實也嘗試過給學子們搭配牛奶或是羊奶,只是大多數學子喝不慣,甚至還有喝完以後會腹瀉的, 只好把牛奶和羊奶挪出了書院後廚的菜譜。
這段時間書院的雞蛋用量也大大提升,怕學子們吃厭煩了煮蛋煎蛋茶葉蛋,便又做了蒸蛋, 雞蛋餅,雞蛋糕等等。
午飯便是要做到葷素搭配但是不油膩。現在後廚食材豐盛, 隨便拿起兩樣在姜溯霜手裡就能變成美味。
紅燒肉紅燒雞塊還能做幾頓,只是那放了不少辣椒的辣子雞和水煮魚之類的這段時間卻是不能再給學子們吃了,省得到時腸胃不適,耽誤了科考。
夜宵也只做些清湯小餛飩,清湯麵,米粉米線之類的。清湯看起來清淡,卻是姜溯霜事先熬好的雞湯或是排骨湯,滋味更上一層樓。
縱然是清淡的飲食,姜溯霜做的味道好,花樣多,有的學子倒是吃的比以往還多些。
放假前一天,姜溯霜給打算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加了餐——每人一根火腿腸加兩顆煎蛋。
她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前外婆都會讓給她煎一根火腿腸,兩顆煎蛋,撒幾粒鹽和蔥花,倒幾滴醬油。在她長大之後,周圍這樣的「傳統」幾乎已經消失。
她珍惜與外婆之間這樣特殊的回憶,也想把這樣美好的回憶繼續傳遞下去,哪怕是在不在同一個時空的大晏。
「姜管事,怎麼就他們有,我們沒有啊?」有跟她比較熟悉,性子有點頑皮的學子笑鬧道。
姜溯霜用鏟柄輕敲了一下他的頭,「等你上考場前我也給你弄一個。」
姜溯霜所在的大晏只有臘腸,是沒有火腿腸這種東西的。她想了好多辦法,將豬肉打成極細的肉泥,去專門做臘腸的地方買了腸衣,回來才做成了口感和外觀很像火腿腸的東西。
「姜管事,這……火腿腸和煎蛋有什麼寓意?」有參加考試的學子問。
「就是……讓你們多考高分的意思!」
「高分?」